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正辞

【拼音】: zhèng cí
【注音】: ㄓㄥˋㄘˊ
【结构】: 正(独体结构)辞(左右结构)
【繁体】: 正辭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端正言辞。正式文辞。正直、严正的言辞。正辞[zhèngcí]⒈端正言辞。正式文辞。正直、严正的言辞。
引证解释
⒈端正言辞。引《易·繫辞下》:“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汉蔡邕《郭泰碑》:“若乃砥节礪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明史·左良玉传》:“良玉疾已剧,至九江,邀总督袁继咸入舟中,袖中出密諭,云自皇太子,劫诸将盟,继咸正辞拒之。”⒉正式文辞。引《孔丛子·公仪》:“子思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於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於礼,戎事必练於兵,田穀先晓於农,断讼务精於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⒊正直、严正的言辞。引《鹖冠子·能天》:“圣人知其所极,正辞者惠物者也。”陆佃注:“不詖、不淫、不邪、不遁,谓之正辞。”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訕之诛。遂使羣下结口,莫图正辞。”
网络解释
正辞词语解释
综合释义
端正言辞。《易·繫辞下》:“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汉蔡邕《郭泰碑》:“若乃砥节礪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明史·左良玉传》:“良玉疾已剧,至九江,邀总督袁继咸入舟中,袖中出密諭,云自皇太子,劫诸将盟,继咸正辞拒之。”正式文辞。《孔丛子·公仪》:“子思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於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於礼,戎事必练於兵,田穀先晓於农,断讼务精於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正直、严正的言辞。《鹖冠子·能天》:“圣人知其所极,正辞者惠物者也。”陆佃注:“不詖、不淫、不邪、不遁,谓之正辞。”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訕之诛。遂使羣下结口,莫图正辞。”
网友释义
词语解释(1).端正言辞。《易·系辞下》:“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汉蔡邕《郭泰碑》:“若乃砥节砺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明史·左良玉传》:“良玉疾已剧,至九江,邀总督袁继咸入舟中,袖中出密谕,云自皇太子,劫诸将盟,继咸正辞拒之。”(2).正式文辞。《孔丛子·公仪》:“子思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於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於礼,戎事必练於兵,田谷先晓於农,断讼务精於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3).正直、严正的言辞。《鹖冠子·能天》:“圣人知其所极,正辞者惠物者也。”陆佃注:“不詖、不淫、不邪、不遁,谓之正辞。”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讪之诛。遂使羣下结口,莫图正辞。”
汉语大词典
(1).端正言辞。《易·系辞下》:“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汉蔡邕《郭泰碑》:“若乃砥节砺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明史·左良玉传》:“良玉疾已剧,至九江,邀总督袁继咸入舟中,袖中出密谕,云自皇太子,劫诸将盟,继咸正辞拒之。”(2).正式文辞。《孔丛子·公仪》:“子思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于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于礼,戎事必练于兵,田谷先晓于农,断讼务精于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3).正直、严正的言辞。《鹖冠子·能天》:“圣人知其所极,正辞者惠物者也。”陆佃注:“不诐、不淫、不邪、不遁,谓之正辞。”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讪之诛。遂使群下结口,莫图正辞。”
其他释义
1.端正言辞。2.正式文辞。3.正直﹑严正的言辞。
正辞

她义正辞严地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

同时,每一个有嫌疑的经济学家,都在为自己的言行义正辞严地辩解,而且听起来都情有可原。

文章义正辞严地驳斥了列强对中国的鄙视,指出外来侵略足以“唤醒中国于安乐好梦之中”,中国“全备稳固可翘足以待”。

面对这些不实的谎言,我们应该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

谈判虽然处境艰难,但李波在每次谈判中,均能义正辞严,有理、有节地反驳对方种种谬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也许正是由于有着麦克风的原故,他给人以金声玉振的感觉,并且使人用不着听清每一个字就感到他的气势磅礴和义正辞严。

面对师长义正辞严的斥责,他深感羞愧,颇有悔意。

却说黄炎在那朝堂之上,义正辞严,大义凛然着将鼻眼孔怒斥一通后,又不辞而别,扬长而去,夏侯惇刚要随后劝阻,却被曹操给拦住了。

满脸愠色义正辞严地呵斥他们。

他在会议上,义正辞严地指出:只有改变因循苟且的心态,才能为公司带来新希望。

更多 >>

字义分解

zhèng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 zhēng ]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