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成语大全
成语大全
成语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成语知识

听而不闻

【拼音】: tīng ér bù wén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聽而不聞
【注音】: ㄊ一ㄥ ㄦˊ ㄅㄨˊ ㄨㄣˊ
【简拼】: TEBW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解释explain
  • 成语接龙
  • 成语造句
  • 成语翻译
解释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语法
听而不闻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就只再芳芳姐姐一心只想学课,只怕是听而不闻。(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近义词
视而不见 漠不关心
听而不闻

1、而因为张劲态度坚决的原因,本就是做为钱袋子和搬运工的海聚福四人自然也就以他的马首是瞻,对上来搭讪的人孜孜不倦的推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当救护车拉着警报声驶来时,在文明国家里,其他车辆会立刻自动让开。但在上海,周围的车辆却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毫无行动。

3、发怒要有分寸,不要不顾一切地乱发泄,免得影响效果和分量,若让不经思考的大声斥责成为家常便饭,人们对此就会如同秋风过耳,听而不闻;发怒时不要漫无目标,对谁抱怨,就要让谁听见。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一句熟得令人生厌的话,但是尽管大人们一再提起,多数青少年却并没有懂,甚至于听而不闻,实在可惜。因为这一条话,不知是多少前人,在试炼多少次失败后,所凝聚的一句真理。

5、一般年轻人往往都容易染上轻浮浅薄、心不在焉,对任何事都无所谓的毛病,即人们所常说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有眼只看外表,有耳却不认真倾听,倒不如干脆不看不听。

6、回到洛家的这一年来,他总共也没有过问过他几次,显然是要将其原主府继承人的身份逐渐淡化,许多族人对于洛寒的冷眼相待,甚至视其为下人,他也听而不闻

7、一个心地坦荡人人决不会对别人的意见听而不闻

8、面前,躬身行了一礼,然后才敛容正色回道,若是为天下苍生之故,我认为我们应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好连今晚发生的所有事情,都统统忘记。

9、平婆婆右手从腰间另拔一柄短刀,双手仍是各持一刀,全神贯注的凝视黑衣女郎,对段誉的说话宛似听而不闻

10、对于今天这事,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更多 >>
英语:
turn a deaf ear to <hear but pay no attention; listen but not hear>
俄语:
слушать,но не внимáть <притво ряться глухим>
其他:
<德>so tun,als ob man nicht gehǒrt habe <gegen etwas taub sein><法>écouter d'une oreille distraite

字义分解

tīng

(1)(动)用耳朵接受声音

(2)(动)听从(劝告);接受(意见):~从|~信。

(3)(名)治理;判断:~政|~讼。

(4)(动)听凭;任凭:~其自然。

(5)(名)〈方〉铁皮做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罐子:一~香烟|~装。

ér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wén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