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tīng

【笔画】:7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

【注音:】:ㄊㄧㄥ

【笔顺编号:】:2513312

【姓名学:】: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4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竖

2

横折

横折

3

横

4

撇

5

撇

6

横

7

竖

基本解释

(1)(动)用耳朵接受声音

(2)(动)听从(劝告);接受(意见):~从|~信。

(3)(名)治理;判断:~政|~讼。

(4)(动)听凭;任凭:~其自然。

(5)(名)〈方〉铁皮做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罐子:一~香烟|~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听言(道听途说,没有根据的话);听真(听得真切);听直(听取曲直)

(4) 接受,听信,接纳

不听寡人。——《战国策·魏策》

故听之。——《史记·项羽本纪》

而听细说。

壹听陵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开张圣听。——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听人(听从别人的意见,任人支配。喻愚昧);听用(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听纳(听从采纳;听谏纳善);听能(听从能者的意见);听唤(听从使唤)

(6) 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7) 如:听政(执政;处理政务);听治(处理政事)

(8) 决断;审理 。

(9) 如:听决(听断,判决);听治(处理政事)

(10) 等候;待 。

(11) 如:听用(听候任用);听选(等候任命)

(12) 听凭,任凭。

(13) 如:听人穿鼻(让人牵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听其自便(听凭人任意行动);听势(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

(14) 侦察

请谓(为)王听东方之处。——《战国策》

名词

(1) 耳朵

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清· 黄宗羲《金介山诗序》

(2) 马口铁罐。

(3) 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

(4) 如:一听香烟;一听奶粉;听装(用听包装)

(5) 耳目,间谍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荀子》

(6) 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资治通鉴》

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世说新语·黜免》

康熙字典

听【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𠀤音齗。《說文》笑貌。《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亾是公听然而笑。《楊愼曰》听,古哂字。

《廣韻》口大貌。《集韻》大口謂之听。

《廣韻》牛謹切《集韻》語近切,𠀤音𪙤。亦笑貌。

《集韻》口謹切,音赾。

魚斤切,音㹞。

逆乙切,音聉。義𠀤同。

魚其切,音疑。听嗞,口開貌。

魚衣切,音沂。與𠲻同。𠲻嗞,媿貌。

《正字通》俗借爲聽字省文。(聽)〔古文〕𦕢《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定切,音侹。《說文》聆也。《釋名》聽,靜也。靜,然後所聞審也。《書·太甲》聽德惟聰。《儀禮·士昏禮》命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

《廣韻》待也。

受也。《左傳·成十一年》鄭伯如晉聽成。《註》聽,猶受也。

從也。《易·艮卦》不拯其隨未退聽也。《疏》聽,從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姑慈婦聽。

斷也。《禮·王制》司寇正𠛬明辟,以聽獄訟。《周禮·天官·大宰》凡邦之小治,則冢宰聽之。《前漢·𠛬法志》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任也。《前漢·景帝紀》其議民欲徙寬大地者,聽之。

𠋫也。《戰國策》請爲王聽東方之處。《註》聽,偵𠋫之。

《唐韻》他丁切《集韻》《韻會》湯丁切《正韻》他經切,𠀤音㕔。《集韻》聆也,聽受也。中庭曰聽事,言受事察訟於是。俗作㕔。毛氏曰:漢晉皆作聽,六朝以來始加厂。

《韻補》叶儻陽切,音堂。《蘇轍·讀道藏詩》昔者惠子死,莊子笑自傷。微言不復知,言之使誰聽。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听【卷二】【口部】

(聽 tīnɡ)聆也。从耳㥁,𡈼聲。他定切

说文解字注

(听)𥬇兒也。司馬相如賦。亾是公听然而𥬇。从口。斤聲。宜引切。古音十三部。

辞典解释
【听】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tīng
怎么读:

  • 动词 用耳朵收受声音。  【组词】:「聆听」、「听音乐」、「倾听」。《论语.檀弓下》:「有妇人哭于墓者而衰,夫子式而听之。」
  • 动词 采信、取信。  【组词】:「听信」。《战国策.齐策一》:「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宋史.卷四四二.文苑传四.苏舜钦传》:「而大臣归咎于刑狱之滥 ,陛下听之,故肆赦天下以为禳救。」
  • 动词 等候、等待。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念其劳役多年,令驰还乡,休息三月,仍听取用。」
  • 动词 顺从、服从。  【组词】:「听从」、「言听计从」。《韩非子.五蠹》:「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
  • 名词 耳闻的事情。《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名词 厅堂。通「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 名词 量词。计算罐头食品的单位。为英语 tin的音译。  【组词】:「一听奶粉」。
  • 名词 姓。如唐代有听姓。
其他字义

读音:
tìng
怎么读:

  • 动词 治理、处理。  【组词】:「垂帘听政」。《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
  • 动词 裁决、裁断。  【组词】:「听狱」。《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 动词 任由、任凭。  【组词】:「听其自然」、「悉听尊便」、「听天由命」。《西游记.第九回》:「这江州有个金山寺、焦山寺,听你在那个寺里去。」
【听】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tīng
怎么读:

  • 治理、处理。  【组词】:垂帘听政
  • 裁决、裁断。  【组词】:听狱、听讼
  • 任由、任凭。  【组词】:听其自然、悉听尊便、听天由命
其他字义

读音:
tìng
怎么读:

  • 治理、处理。垂帘听政
  • 裁决、裁断。听狱、听讼
  • 任由、任凭。听其自然、悉听尊便、听天由命
【听】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用耳朵收受声音。  【组词】:「听力」、「听觉」、「倾听」、「听音乐」。
  • 探问消息。  【组词】:「打听」。
  • 顺从、服从。  【组词】:「听从」、「听话」、「言听计从」。
  • 等候。  【组词】:「静听消息」、「听候指示」。
其他字义
  • 任由、任凭。  【组词】:「听任」、「听凭」、「听天由命」、「听其自然」。
  • 治理、处理。  【组词】:「垂帘听政」。
  • 裁决、裁断。  【组词】:「听狱」、「听讼」。
百科解释
听,ting,从耳从壬(ting,廷声)从悳(de)。〈动〉(1)形声。本字从耳从悳,,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2)同本义[listen;hear]听,聆也。——《说文》听,形声。本字从旟,ሼ(tǐ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耳内的两个感觉性毛细胞的小区。例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听字相关知识

听字的书法
  • 何绍基

    何绍基

  • 唐玄宗

    唐玄宗

  • 曹全碑

    曹全碑

  • 陈鸿寿

    陈鸿寿

  •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听的字源演变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听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香港明体

    香港明体

  • 日本明朝体

    日本明朝体

  • 韩国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