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本 名
杜甫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所处时代
唐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上一首:所思
诗的前四句绘景,为后面的抒怀作铺垫。五岭(大庚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的气候炎热难当,惟独桂林清爽宜人。更何况在雪花纷飞的隆冬,万里之外有梅花飘香呢。后四句直抒胸臆,深沉感人。友人处在如此佳境中,使我日夜萦悬的心稍得宽慰,请他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努力报国,给乡邦带来佳音。我在岷江边送英才俊逸的段参乘舟远去,就托附他把这首忠贞的《白头吟》转交给挚友吧.
------------------------------------------
原注:因州参军段子之任。
【鹤注】桂州,属岭南道中都督府。当是上元元年成都作。
五岭皆炎热①,宜人独桂林②。梅花万里外③,雪片一冬深。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④。江边送孙楚⑤,远附白头吟。
(上四,桂州之景。下四,寄杨之情。梅时有雪,可销炎瘴,故曰宜人。宽相忆,因瘴少。复好音,见政异。孙楚,比段。白头吟,怀杨。《杜臆》:通篇气势流走,字句空灵,诗之不缚于律者。)
①五岭,始安、越城、临贺、大庾、腊岭是也。始安岭,在今广西桂林府城西,越城岭在桂林府兴安县北,临贺岭在平乐府贺县境内,大庾即梅岭,在广东南雄府城北,腊岭在广东韶州府乳源县西。班婕好诗:“凉飙夺炎热。”②《山海经》:桂林有八树,在番禹东。注:八树成林,言其大也。鹤曰:桂林虽居岭外,然治古始安,隶荆州之零陵,非郁林州之桂林。故白乐天云“桂林无瘴气”,兹所以宜人也。岭南无雪,独桂林有之。范成大云:灵州兴安之间,两山蹲踞,中容一马,谓之严关。朔雪至关辄止,大盛则度关至桂州城下,不复南矣。北城旧有楼曰雪观,所以夸南州也。③《南康记》:大庾岭多梅而先发,亦曰梅岭。《白帖》: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广志》:梅岭,本因梅鋗得名,今竟作梅花之梅矣,聊从同。④《诗》:“怀之好音。”⑤孙楚为石苞参军。
-----------仇兆鳌 《杜诗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