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网漏吞舟

【拼音】: wǎng lòu tūn zhōu
【注音】: ㄨㄤˇㄌㄡˋㄊㄨㄣㄓㄡ
【词性】: 成语。
【简体】: 网漏吞舟
【繁体】: 網漏吞舟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网漏吞舟wǎnglòu-tūnzhōu。(1)网里漏掉吞舟的大鱼,比喻法令太宽,使坏人漏网(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网漏吞舟[wǎnglòutūnzhōu]⒈网里漏掉吞舟的大鱼,比喻法令太宽,使坏人漏网(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英(oflaws)toomild(topunishcriminals);
基础解释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指吞舟之鱼,即大鱼,比喻巨奸大恶之人。指网眼太大,把能吞船的大鱼漏掉了。比喻法令太宽疏,致使罪大恶极的人逃脱了法律制裁。
引证解释
⒈网漏,谓法网疏宽。吞舟,指大鱼,比喻大奸。后因以“网漏吞舟”喻法网疏宽,大奸得脱。引《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斵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王导)问顾(顾和)曰:‘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寧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唐李白《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今网漏吞舟,而胡夷起於轂下。”明刘若愚《酌中志·自序》:“今外则网漏吞舟,内则桃僵李代。”
汉语大词典
《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网漏,谓法网疏宽。吞舟,指大鱼,比喻大奸。后因以“网漏吞舟”喻法网疏宽,大奸得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王导)问顾(顾和)曰:‘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唐李白《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今网漏吞舟,而胡夷起于毂下。”明刘若愚《酌中志·自序》:“今外则网漏吞舟,内则桃僵李代。”
国语辞典
网,鱼网,比喻法网。吞舟,指能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大恶的人。网漏吞舟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致于奸,黎民艾安。」比喻法令宽疏,大奸大恶的人仍被饶恕。《晋书.卷八三.顾和传》:「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宋书.卷七四.沈攸之传》:「泰始开辟,网漏吞舟。」网漏吞舟[wǎnglòutūnzhōu]⒈网,鱼网,比喻法网。吞舟,指能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大恶的人。网漏吞舟语本比喻法令宽疏,大奸大恶的人仍被饶恕。引《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致于奸,黎民艾安。」《晋书·卷八三·顾和传》:「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宋书·卷七四·沈攸之传》:「泰始开辟,网漏吞舟。」成语解释网漏吞舟
辞典修订版
网,鱼网,比喻法网。吞舟,指能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大恶的人。网漏吞舟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致于奸,黎民艾安。」比喻法令宽疏,大奸大恶的人仍被饶恕。《晋书.卷八三.顾和传》:「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宋书.卷七四.沈攸之传》:「泰始开辟,网漏吞舟。」  
成语词典版
0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02.明.刘若愚《酌中志.自序》:「今外则网漏吞舟,内则桃僵李代。」
其他释义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网漏吞舟

不知??呆头呆脑焚林而猎竭泽而渔黎丘丈人买椟还珠冥顽不灵明珠暗投弄巧成拙陪了夫人又折兵亲痛仇快网漏吞舟枉己正人无的放矢愚不可及。

对流氓犯罪分子如果不坚决镇压,人民就会指责我们网漏吞舟

当考核、问责体系“网漏吞舟”,对缺岗听之任之,吏治注定会处于失序状态。

真是网漏吞舟啊,这张网的罅漏太大了!以致让这条鱼长成这么巨!罪不孤生,张新华之所以有如此能量,自有其生长环境与条件。

用这类小说证史,既要有“网漏吞舟”的取舍决心,又要用正史或官方文献相比对,方能对该史实有个立体地了解。

第一是法律漏洞太多,“古代形容法律漏洞大有一句话,叫‘网漏吞舟之鱼’。

原因之一是法律漏洞太多,难免“网漏吞舟之鱼”。 

从贪污仅给予党纪处分,到组织软禁行为仅写检讨书,都可谓网漏吞舟

庾亮执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改王导辅政时“网漏吞舟”的“宽和”治国方略,而施行冒进的“任法裁物”政策,凡不遵法度者必遭严惩。

王导这种政策的明显特点之一就是法制宽松,谁犯了什么小错误都可以不追究,有“网漏吞舟”之说。

更多 >>

字义分解

wǎng

(1)(名)捕鱼鳖鸟兽的工具

(2)(名)像网一样的东西:兜|~巾。

(3)(形)像网一样的组织或系统:法~|~络。

(4)(动)用网捕捉:~鱼|~鸟。

(5)(动)像网似的笼罩着:罗~|天~恢恢。

lòu

(1)(动)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

(2)(动)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锅~了|那间房子~了。

(3)(名)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尽更深。

(4)(名)泄漏:走~风声。

(5)(名)遗漏:挂一~万|这一行~了两个字。

tūn

(1)(动)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地或成块地咽下去:~服|~金。

(2)(动)并吞;吞没:侵~|鲸~。

zhōu

(名)〈书〉船。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