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愚効

下一个:萧艾

萧洒

【拼音】: xiāo sǎ
【注音】: ㄒ一ㄠㄙㄚˇ
【结构】: 萧(上下结构)洒(左右结构)
【简体】: 萧洒
【繁体】: 蕭灑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萧洒xiāosǎ(1)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英naturalandunrestrained萧洒[xiāosǎ]⒈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英naturalandunrestrained;
基础解释
清高脱俗,不拘束;清丽,爽朗;冷落,僻静;舒畅;姿态自然,不呆板;细雨飘飞貌。
引证解释
⒈见“萧洒”。亦作“萧洒”。⒉清高脱俗;不拘束。引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宋曾巩《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济水边。”⒊清丽;爽朗。引唐韦应物《善福寺阁》诗:“晴明一登望,萧洒此幽襟。”唐杜甫《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宋曾巩《江上怀介甫》诗:“江上信清华,风月亦萧洒。”⒋冷落;僻静。引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三:“晁无咎閒居济州金乡,葺东皋归去来园,楼观堂亭,位置极萧洒,尽用陶语名目之。”元耶律楚材《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之一:“荒城萧洒枕长河,古字碑文半灭磨。”清唐孙华《寿郭雉先七十》诗之一:“城南萧洒得吾庐,清德如村处士餘。”⒌舒畅。引唐白居易《兰若偶居》诗:“行止輒自由,甚觉身萧洒。”宋张先《生查子》词:“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⒍姿态自然,不呆板。引唐元稹《画松》诗:“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宋梅尧臣《赋石昌言括苍石屏》:“根深称条叶,生意絶萧洒。”宋司马光《双竹》诗:“萧洒駢瑶甃,连翩拂璧璫。”⒎细雨飘飞貌。引唐李商隐《细雨》诗:“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网络解释
萧洒萧洒,词语,意为:清高脱俗,不拘束;清丽,爽朗;冷落,僻静;舒畅;姿态自然,不呆板;细雨飘飞貌。
综合释义
见“萧洒”。亦作“萧洒”。清高脱俗;不拘束。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宋曾巩《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济水边。”清丽;爽朗。唐韦应物《善福寺阁》诗:“晴明一登望,萧洒此幽襟。”唐杜甫《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宋曾巩《江上怀介甫》诗:“江上信清华,风月亦萧洒。”冷落;僻静。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三:“晁无咎閒居济州金乡,葺东皋归去来园,楼观堂亭,位置极萧洒,尽用陶语名目之。”元耶律楚材《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之一:“荒城萧洒枕长河,古字碑文半灭磨。”清唐孙华《寿郭雉先七十》诗之一:“城南萧洒得吾庐,清德如村处士餘。”舒畅。唐白居易《兰若偶居》诗:“行止輒自由,甚觉身萧洒。”宋张先《生查子》词:“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姿态自然,不呆板。唐元稹《画松》诗:“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宋梅尧臣《赋石昌言括苍石屏》:“根深称条叶,生意絶萧洒。”宋司马光《双竹》诗:“萧洒駢瑶甃,连翩拂璧璫。”细雨飘飞貌。唐李商隐《细雨》诗:“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汉语大词典
亦作“萧洒”。(1).清高脱俗;不拘束。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宋曾巩《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济水边。”(2).清丽;爽朗。唐韦应物《善福寺阁》诗:“晴明一登望,萧洒此幽襟。”唐杜甫《玉华宫》诗:“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宋曾巩《江上怀介甫》诗:“江上信清华,风月亦萧洒。”(3).冷落;僻静。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三:“晁无咎閒居济州金乡,葺东皋归去来园,楼观堂亭,位置极萧洒,尽用陶语名目之。”元耶律楚材《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之一:“荒城萧洒枕长河,古字碑文半灭磨。”清唐孙华《寿郭雉先七十》诗之一:“城南萧洒得吾庐,清德如村处士馀。”(4).舒畅。唐白居易《兰若偶居》诗:“行止辄自由,甚觉身萧洒。”宋张先《生查子》词:“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5).姿态自然,不呆板。唐元稹《画松》诗:“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宋梅尧臣《赋石昌言括苍石屏》:“根深称条叶,生意绝萧洒。”宋司马光《双竹》诗:“萧洒骈瑶甃,连翩拂璧珰。”(6).细雨飘飞貌。唐李商隐《细雨》诗:“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国语辞典
形容人清高绝俗、洒脱不羁。《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也作「潇洒」。萧洒[xiāosǎ]⒈形容人清高绝俗、洒脱不羁。也作「潇洒」。引《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反土气拘泥
其他释义
1.见'萧洒'。
近义词
洒脱 飘逸
近义词
拘泥
萧洒

他们一个器宇轩昂,一个丰姿绰约,都是服饰高雅,气度萧洒,即便在这样华贵富丽的地方,也引起了人们注意的目光。

他现在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场上的萧洒身上,他期待着萧洒能够给他更多的惊喜,虽然刚才的一个回合已经让他瞠目结舌了。 

你英俊萧洒,身材高大,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迷倒众千少女,六一儿童节到了将这个童话故事送给你,童言无忌别当真哟,呵呵,愿你六一儿童节快乐。

有关人士称:任周焕那种萧洒贵公子外面很适合我们品牌对于寻求都邑男性高品行生涯的理念,所以才选用他来代言。

于是,他笑的前仰后合,丝毫都不顾及站在眼前的萧洒心里是如何感受。

白茫茫的天,白茫茫的地,白茫茫的雪花萧萧洒洒。面对这样银装素裹的世界,我心里不由升起几分愉悦,于是便怀着踏雪赏冬的心境,融入这洁白的世界。

他是一个英俊萧洒、亲切友善的年轻人,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就喜欢他。

约翰伍登走过来看见萧洒的投篮姿势,一双眼睛都看直了。

当天照旧是那末的广阔,云照旧那末的萧洒,那就不应当哭,由于我的离去,并没有带走你的世界。

萧洒稍稍的欲扬先抑了一下,这个话语立即就让头脑不甚发达的威斯布鲁克感受到了荣幸,他觉得萧洒好像对自己真的比较特殊,比对其他人好多了。

更多 >>

字义分解

xiāo

(1)(形)萧索;萧条:~瑟|~然。

(2)姓。

[ sǎ ]

1. 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洒水。洒扫。洒泪。

2. 东西散落:粮食洒了。

3. 姓。

[ xǐ ]

1. 古同“洗”,洗涤。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