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梢书

下一个:蛇书

上书

【拼音】: shàng shū
【注音】: ㄕㄤˋㄕㄨ
【词性】: 动词。
【结构】: 上(独体结构)书(独体结构)
【简体】: 上书
【繁体】: 上書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上书shàngshū。(1)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2)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上书[shàngshū]⒈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例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吾上书太夫上,谱汝诸孙中。——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英submitawrittenstatementtoahigherauthority;⒉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英giveanewlesson;
基础解释
∶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吾上书太夫上,谱汝诸孙中。——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
引证解释
⒈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引《战国策·齐策一》:“﹝齐威王﹞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諫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於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絳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繫清室。”唐韩愈《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清龚自珍《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⒉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引《雨花》1981年第6期:“一九七五年四月,贺捷生上书毛主席,要求寻找贺龙同志遗骸,补行葬仪,讣告国人。”⒊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引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紧……春香,请小姐上书。”《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代儒有事回家,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曹禺《北京人》第二幕:“孙少爷你背完书,就回屋睡觉去。老爷子再要上书,就说陈奶妈催你歇着呢!”
网络解释
上书【历代公文体制】战国以前臣下奏谏陈词,都用上书的名称。古代“言笔未分”之时,不分君臣,互相来往都用书,秦虽改书为奏,但因为离古代还不太远,所以仍然有人用书。唐代偶尔用“书”作为外交文书的一种。唐代以后就很少使用。
综合释义
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战国策·齐策一》:“﹝齐威王﹞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諫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於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絳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繫清室。”唐韩愈《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清龚自珍《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雨花》1981年第6期:“一九七五年四月,贺捷生上书毛主席,要求寻找贺龙同志遗骸,补行葬仪,讣告国人。”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紧……春香,请小姐上书。”《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代儒有事回家,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曹禺《北京人》第二幕:“孙少爷你背完书,就回屋睡觉去。老爷子再要上书,就说陈奶妈催你歇着呢!”上书[shàngshū]用文字向上级陈述意见。《战国策.齐策一》:「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旧时师长向学生讲授新课。《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 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 
汉语大词典
(1).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战国策·齐策一》:“﹝齐威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系清室。”唐韩愈《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清龚自珍《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2).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雨花》1981年第6期:“一九七五年四月,贺捷生上书毛主席,要求寻找贺龙同志遗骸,补行葬仪,讣告国人。”(3).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紧……春香,请小姐上书。”《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代儒有事回家,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曹禺《北京人》第二幕:“孙少爷你背完书,就回屋睡觉去。老爷子再要上书,就说陈奶妈催你歇着呢!”
国语辞典
用文字向上级陈述意见。上书[shàngshū]⒈用文字向上级陈述意见。引《战国策·齐策一》:「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⒉旧时师长向学生讲授新课。引《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英语towritealetter(totheauthorities)​,topresentapetition德语Daraufgeschriebensteht(S)​法语présentersonavisparécritàsonsupérieur
辞典修订版
用文字向上级陈述意见。《战国策.齐策一》:「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旧时师长向学生讲授新课。《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 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 
其他解释
1.以文字上陈意见之谓。《战国策·齐策》:「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宋、高承《事物纪原·公式姓讳部·上书》:「太甲旣立不明,伊尹作书以戒,此上书之始也,七国时臣子,言事于其君,皆曰上书,秦改曰奏。」;明、徐师曾《文体明辩·上书》:「按,字书云:『书者,舒也。舒布其言,而陈之简牍也。』」
其他释义
1.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2.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3.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
上书

天安门城楼下,扎了个七门八柱的特大素彩牌楼,上书五个大字“国民哀悼会”;太和门广场上用绳子拉起万国旗;社会各界送来的挽联迎风飘舞。

女性是各式各样的,有的不醉于酒而陶然于情人的眼泪,有的打她一个巴掌比跟她接一个吻更叫她快乐,有的钟情于揍她的男人而蔑视挨她揍的男人,有的听到冷酷的话感到销魂,听到温柔的话儿反变得凶狠,有的喜欢接受像下达国家法令、帝王降旨似的表露爱情的方式,还有的愿意男人采用上书请愿、苦苦哀求的形式向自己求爱。

赵星辰两人绕了几条马路,终于在一群低矮的木屋旁看到了一面招展的小旗,上书‘如家小栈’。

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此前,由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曾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质疑物权法草案有明显的鼓吹私有化倾向,违反了宪法,导致该法未能在今年两会上提请审议。

快要迟到了!我心里暗暗着急,也顾不上那么多了,飞快的背上书包,拔腿就跑,总算没有迟到。

与蒋介石私交甚笃的他,国共鏖兵之际,曾多次上书,为中枢纾忧解困。

头戴法冠,身穿八卦仙衣,肩扛字匾,上书“抽灵签、算灵卦,不灵不要钱”。

开学啦!开学啦!背上书包向着校园出发,那是快乐幸福的家。朋友见你总是笑哈哈,一起游戏快乐玩耍,老师为你把关爱洒,帮你撷取知识的浪花。愿你迎着美丽的朝霞,快乐入校!

把懒散收回,将自信揣好,把玩闹收起,将努力装好,背上书包,冲向求知的学堂,开学了,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找你梦想的岛屿,加油,同学!

更多 >>

字义分解

shàng

[ shàng ]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shū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