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临难不惧

【拼音】: lín nàn bù jù
【注音】: ㄌ一ㄣˊㄋㄢˋㄅㄨˋㄐㄨˇ
【词性】: 成语。
【简体】: 临难不惧
【繁体】: 臨難不懼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面对危难﹐毫不恐惧。临难不惧[línnànbùjǔ]⒈面对危难,毫不恐惧。
引证解释
⒈面对危难,毫不恐惧。引《邓析子·无厚》:“故临难不惧,知天命也。”宋苏轼《孔北海赞》:“世之议公者才气各有高卑,然皆以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亦作“临难不恐”、“临难不慑”。《韩非子·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明屠隆《綵毫记·预识汾阳》:“呀!看这绑缚汉子,伟干长躯,丰神轩举,临难不慑,必是人豪。”
综合释义
临:到;难:灾难;惧: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世之议公者才气各有高卑,然皆以~,谈笑就死为雄。◎宋·苏轼《孔北海赞》临难不惧[línnànbùjù]遭遇危难,并不恐惧。邓析子˙无厚: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知天命也。宋˙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高卑,然皆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亦作临难不恐、临难不慑、临难无慑。
网友释义
【出处】:《韩非子·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示例】:世之议公者才气各有高卑,然皆以~,谈笑就死为雄。★宋·苏轼《孔北海赞》
汉语大词典
面对危难,毫不恐惧。《邓析子·无厚》:“故临难不惧,知天命也。”宋苏轼《孔北海赞》:“世之议公者才气各有高卑,然皆以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亦作“临难不恐”、“临难不慑”。《韩非子·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明屠隆《綵毫记·预识汾阳》:“呀!看这绑缚汉子,伟干长躯,丰神轩举,临难不慑,必是人豪。”
国语辞典
遭遇危难,并不恐惧。《邓析子.无厚》:「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知天命也。」宋.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高卑,然皆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也作「临难不恐」、「临难不慑」、「临难无慑」。临难不惧[línnànbùjù]⒈遭遇危难,并不恐惧。宋·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高卑,然皆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也作「临难不恐」、「临难不慑」、「临难无慑」。引《邓析子·无厚》:「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知天命也。」成语解释临难不惧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遭遇危难,并不恐惧。邓析子˙无厚: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知天命也。宋˙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高卑,然皆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亦作临难不恐、临难不慑、临难无慑。
其他释义
临:到;难:灾难;惧: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
出处
《韩非子·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
近义词
临事而惧 临危不惧
临难不惧

德?元年,元朝兵马大举进攻南宋,两淮地区情况更加紧急,李氏幕府分崩离析,幕僚纷纷辞职,唯独陆秀夫临难不惧,与李庭芝同舟共济,誓死抗敌。

有了这种“平常心”,就能处惊不变,临难不惧,就能遇利不争,乐于奉献。

刘邓不但临难不惧,毅然受命,而且指挥若定,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超娴熟的军事才能。

太子神明端凝,于景党未尝屈意,临难不惧,从容就义。

教师要给学生信心,自己必须先保持自信,学会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做到遇事不慌,临难不惧,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迎难而上的精神,古人誉之为“无湘不成军”。

从雪山到小汤山,记者见过许许多多临危不惧、临难不惧、临苦不惧的军人。

德?元年(1275年),元朝兵马大举进攻南宋,两淮地区情况更加紧急,李氏幕府分崩离析,幕僚纷纷辞职,唯独陆秀夫临难不惧,与李庭芝同舟共济,誓死抗敌。

“龙德强书记,衣着朴素,表情刚毅,你是一位临难不惧、意志顽强的英雄!地震夺去了你的妻子、大哥、大嫂等4名亲人。

刘邓不但临难不惧,毅然受命,而且指挥若定,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超娴熟的军事才能。www.chazidian.com查字典临难不惧造句

更多 >>

字义分解

lín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临。临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临。莅临。亲临。

3.  遭遇,碰到:临时。面临。

4.  挨着,靠近:临近。临街。临终。临危。临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临摹。临帖。临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临朝。临政。

7.  姓。

nàn

[ nán ]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3. 不好:难听。难看。

[ nàn ]

1. 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2. 仇怨:排难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动)害怕;恐惧:畏~|毫无所~ 。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