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若存若亡

【拼音】: ruò cún ruò wáng
【简体】: 若存若亡
【繁体】: 若存若亡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⒈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若存若亡[ruòcúnruòwáng]⒈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基础解释
似有若无。
引证解释
⒈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引:《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汉马融《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晋干宝《搜神记》卷一:“超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明李贽《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⒈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引《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汉马融《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晋干宝《搜神记》卷一:“超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明李贽《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
网友释义
【解释】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汉语大词典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汉马融《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晋干宝《搜神记》卷一:“超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明李贽《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
国语辞典
⒈ 似有若无。引:《文选·马融·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若存若亡[ruòcúnruòwáng]⒈似有若无。引《文选·马融·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成语解释若存若亡
辞典修订版
似有若无。《文选.马融.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
其他释义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处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近义词
若即若离 若有若无
若存若亡

昊天顿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此时跟平时的修炼一般,修炼时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从此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就在这刹那间,一种若存若亡的惘然感觉充盈了杨昊的整个心胸。

他双目垂帘,双手很自然的交叉在一起,摊在大腿上,一动不动,有如泥胎木偶一般,唯有气息自然绵长,若存若亡

知游心于无限,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

按照心法的要求盘膝闭目,处于恬淡虚无的境界,此时呼吸绵绵,若存若亡,无思无虑,慢慢地身体内会产生麻痒的感觉,这就是灵气入体的征兆。

上极无上大罗玉清,渺渺劫仞若存若亡

他闭上眼睛,全身慢慢放松,精神逐渐进入若存若亡、幽明交替的冥想状态。

这就是‘道昭如日月,法若存若亡,术杳如幽冥’,简而言之,就是道昭法隐术不传。

更多 >>

字义分解

ruò

[ ruò ]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rě ]

1. 〔般若〕见“般3”。

cún

(1)(动)活着:生~。

(2)(动)储积:~粮。

(3)(动)保留:~疑。

(4)(动)寄放:车。

(5)(动)心里怀有:对他~着希望。

wáng

[ wáng ]

1. 逃:逃亡。流亡。

2.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3. 死:伤亡。死亡。

4.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 wú ]

1. 古同“无”,没有。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