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博闻强识

【拼音】: bó wén qiáng zhì
【注音】: ㄅㄛˊㄨㄣˊㄑ一ㄤˊㄓˋ
【词性】: 成语。
【简体】: 博闻强识
【繁体】: 博聞強識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博闻强识bówén-qiángzhì。(1)识:记忆。闻,学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博闻强识[bówénqiángzhì]⒈识:记忆。闻,学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例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礼记·典礼上》英havewidelearningandaretentivememory;⒉亦作“博闻强志”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基础解释
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礼记·曲礼上》。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博闻:1.多闻,见闻广博。
引证解释
⒈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引《礼记·曲礼上》:“博闻彊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太祖征吴,原从行”裴松之注引《原别传》:“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鉤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博晰斋﹞博闻彊识,於京圻掌故,民族源流,尤能殫洽。”亦作“博闻强识”。宋苏轼《林希中书舍人》:“具官林希,博闻强识,篤学力行,绰有建安之风。”
综合释义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
网友释义
博闻强识,亦作“博闻强志”、“博闻彊识”、“博闻强记”。是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国语辞典
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好。《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常爽传》:「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家多所研综。」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彊记」、「博闻彊志」、「多闻强记」、「洽闻强记」、「强记洽闻」、「彊记博闻」。博闻强识[bówénqiángzhì]⒈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好。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彊记」、「博闻彊志」、「多闻强记」、「洽闻强记」、「强记洽闻」、「彊记博闻」。引《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常爽传》:「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家多所研综。」成语解释博闻强识
辞典修订版
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好。《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常爽传》:「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家多所研综。」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记」、「博闻强志」、「多闻强记」、「洽闻强记」、「强记洽闻」、「强记博闻」。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好。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常爽传: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家多所研综。亦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记?博闻强志?多闻强记?洽闻强记?强记洽闻?强记博闻。
其他释义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近义词
博闻强志 博闻强记 博学多才 博古通今 博览群书 博学多闻 见多识广
近义词
不学无术 孤陋寡闻
博闻强识

太傅不但一身武学修为高深,而且博闻强识,见识广博,或许太傅会知道的。

博闻强识,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诸葛亮胸藏百汇,博闻强识,善于筹划,善于分析,见微知著,在隆中就已经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计。

沙玉藏的父亲沙上月是一位郁郁不得志的刀客,他没有超众的刀法,却见多识广,在闯荡江湖的几十年中,他博闻强识,暗暗记下了很多成名刀客的刀法。

奥斯卡:主食部分,热情友好又博闻强识的服务生为我推荐了扒三文鱼配土豆泥和香葱柠檬黄油汁。

那孔林也算是满腹经纶,博闻强识,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促膝而谈,直至深夜,方才歇息。

长衫少女眼光犀利,东方世家本来就以武学渊博著称,她又自幼便博闻强识,是以丘平一出手便知是衡山剑法,见丘平存心逗乐,便以言附之。

老汉博闻强识,这一番话,也让吴飞大概了解到这个世界的概况。

他也时常跟人争执神仙的境界,圣人究竟有几位等等看似虚无缥缈的问题,对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博闻强识了若指掌。

李逸虽然博闻强识,博览古今,但是,还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好的是,这一切都是在空间戒指当中发生的,别人并不知道。

更多 >>

字义分解

(1)(形)多;丰富:渊~。

(2)(动)知道得多:~古通今。

(3)(形)〈书〉大:宽衣~带。

(4)(动)取得:聊~一笑。

(5)(名)指赌博:~徒|~局。

wén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

qiáng

[ qiáng ]

1. 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强壮。强健。强人。强力。强大。强劲。刚强。富强。列强。强弩之末。年富力强。

2. 程度高:强手。强烈。强酸。能力强。

3. 胜过,优越,好:强干。争强好(hào )胜。

4. 有余,略多于某数:强半(超过一半)。

5. 使用强力,硬性地:强占。强加。强攻。强悍。强横(hèng )。强梁(强横霸道)。

6. 着重,增加分量:强化。增强。

[ qiǎng ]

1. 硬要,迫使,尽力:强使。强迫。强逼。强辩。勉强。强人所难。强词夺理。

[ jiàng ]

1. 固执,强硬不屈:强嘴。倔强。

zhì

[ shí ]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 zhì ]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