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观战

下一个:观摩

观念

【拼音】: guān niàn
【注音】: ㄍㄨㄢㄋ一ㄢˋ
【词性】: 名词。
【结构】: 观(左右结构)念(上下结构)
【简体】: 观念
【繁体】: 觀念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观念guānniàn。1. 思想意识。2. 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3. 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观念[guānniàn]⒈思想意识。例传统观念。英idea;concept;sense;⒉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⒊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例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要在观念上,把党外凡是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当成党内干部一样来看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
基础解释
(名)①思想意识。[近]观点。②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概括形象。
引证解释
⒈佛教语。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和记忆。引唐魏静《<禅宗永嘉集>序》:“物物斯安,观念相续;心心靡间,始终抗节。”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观念幸相续,庶几最后明。”⒉思想意识。引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李自成者,迫于飢寒,揭竿而起,固无革命观念,尚非今日广西会党之儕也。”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序》:“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青的灵魂。”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每个民族几乎无例外地都需要清除私有制度以及它在观念上遗留下来的垃圾。”⒊观点;概念。引胡适《<吴虞文录>序》:“他的主要观念也只是‘孔子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一个观念。”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可惜他所说都是零星片断,不能给我一明晰的观念。”
网络解释
观念观念是某者对事物的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利用观念体系对事物进行决策,计划,实践和/或总结等活动,从而不断丰富生活和提高生产实践水平。观念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等特点。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观念清晰(观念可视,能用文字清晰表达)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观念与理念密切相关,观念是形式基,理念是基本。理念与观念关联。没有观念就没有理念发(产)生。
综合释义
佛教语。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和记忆。唐魏静《<禅宗永嘉集>序》:“物物斯安,观念相续;心心靡间,始终抗节。”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观念幸相续,庶几最后明。”思想意识。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李自成者,迫于飢寒,揭竿而起,固无革命观念,尚非今日广西会党之儕也。”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序》:“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青的灵魂。”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每个民族几乎无例外地都需要清除私有制度以及它在观念上遗留下来的垃圾。”观点;概念。胡适《<吴虞文录>序》:“他的主要观念也只是‘孔子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一个观念。”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可惜他所说都是零星片断,不能给我一明晰的观念。”
网友释义
观念是人们对事情的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利用观念系统(观念体系)对事物进行决策,计划,实践,总结等活动,从而不断丰富生活和提高生产实践水平。观念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等特点。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观念清晰(观念可视,能用文字清晰表达)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观念与理念密切相关,观念是形式基,理念是基本。理念与观念关联。没有观念就没有理念发(产)生。
汉语大词典
(1).佛教语。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和记忆。唐魏静《〈禅宗永嘉集〉序》:“物物斯安,观念相续;心心靡间,始终抗节。”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观念幸相续,庶几最后明。”(2).思想意识。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李自成者,迫于饥寒,揭竿而起,固无革命观念,尚非今日广西会党之侪也。”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序》:“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青的灵魂。”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每个民族几乎无例外地都需要清除私有制度以及它在观念上遗留下来的垃圾。”(3).观点;概念。胡适《〈吴虞文录〉序》:“他的主要观念也只是‘孔子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一个观念。”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可惜他所说都是零星片断,不能给我一明晰的观念。”
国语辞典
由外界感受而来对事物的心象。观念[guānniàn]⒈由外界感受而来对事物的心象。近概念观点⒉重现人心的过去印象。⒊由认知作用而来的意识,如感觉、知觉、幻觉、想像、概念等。
辞典修订版
由外界感受而来对事物的心象。重现人心的过去印象。由认知作用而来的意识,如感觉、知觉、幻觉、想像、概念等。
辞典简编版
因文化背景或生活经验而形成对人事物等的认知与看法。 【造句】我俩的观念相去甚远,实在很难认同你的看法。
其他释义
①思想意识:破除旧的传统~。②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
近义词
看法 观点 概念 见解 意念 理念
观念

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于打破一切陈腐的传统观念

男女授受不亲,是封建社会的陈腐观念

干部要不断更新观念,以便跟上迅猛发展的改革潮流。

我们要把旧思想和旧观念从头脑中驱逐出去。

旧的思想观念仍然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

破除论资排辈的旧观念,大胆提拔德才兼备的年轻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妇女已摆脱三从四德的观念

不清除抱残守缺的旧观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改革,必须抛弃旧思想,树立新观念

他们俩虽是兄弟,价值观念却背道而驰,完全不同。

更多 >>

字义分解

guān

[ guān ]

1. 看,察看: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a.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b.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2.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观瞻(a.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b.注视,瞻望)。大观。奇观。

3.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

[ guàn ]

1. 道教的庙宇:白云观。紫阳观。

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3. 楼台:楼观。台观。

4. 姓。

niàn

(1)(动)想念:惦~|怀~。

(2)(名)念头:杂~|一~之差。

(3)(Niàn)姓。

(4)(动)读:~信|~口诀。

(5)(动)读:他~过初中。

(6)(名)“廿”的大写。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