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昭然若揭

【拼音】: zhāo rán ruò jiē
【注音】: ㄓㄠㄖㄢˊㄖㄨㄛˋㄐ一ㄝ
【词性】: 形容词、成语。
【简体】: 昭然若揭
【繁体】: 昭然若揭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昭然若揭zhāorán-ruòjiē。昭然若揭[zhāoránruòjiē]⒈昭然:明白的样子;揭:高举。《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形容真相毕露,所有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例读诗者,息众说之纷拿,仰光焰之万丈,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清·吴棠《杜诗镜铨》序。英abundantlyclear;
基础解释
昭然:很明显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或含义暴露得清楚明白。
引证解释
⒈揭,高举。后以“昭然若揭”形容真相毕露,清楚明白。引语出《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脩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子误子之误,昭然若揭矣。”聂绀弩《探春论》:“是王夫人之歧视庶出之女,昭然若揭。”
综合释义
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七回
网友释义
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昭然若揭”常误写为“招然若揭”,应注意。】
汉语大词典
语出《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脩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揭,高举。后以“昭然若揭”形容真相毕露,清楚明白。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子误子之误,昭然若揭矣。”聂绀弩《探春论》:“是王夫人之歧视庶出之女,昭然若揭。”
国语辞典
本指如同高举著日月般的明白清楚。语本《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后多指真相完全显露无遗。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三》:「文宗语绝无蕴蓄,而阴怀嫉忮之心,已昭然若揭。使明宗蚤觉,何至堕其术中?」清.吴棠〈杜诗镜铨序〉:「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昭然若揭[zhāoránruòjiē]⒈本指如同高举著日月般的明白清楚。语本后多指真相完全显露无遗。清·吴骞清·吴棠〈杜诗镜铨序〉:「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引《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拜经楼诗话·卷三》:「文宗语绝无蕴蓄,而阴怀嫉忮之心,已昭然若揭。使明宗蚤觉,何至堕其术中?」英语abundantlyclear法语toutàfaitclair成语解释昭然若揭
辞典修订版
本指如同高举着日月般的明白清楚。语本《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后多指真相完全显露无遗。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三》:「文宗语绝无蕴蓄,而阴怀嫉忮之心,已昭然若揭。使明宗蚤觉,何至堕其术中?」清.吴棠〈杜诗镜铨序〉:「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
辞典简编版
本指如同日月高举般的明白清楚。后多指真相完全显露无遗。语本《庄子.达生》。 【造句】他当众殴打人,恶行昭然若揭,无从狡赖。
成语词典版
01.《文史通义.内篇一.易教中》:「先儒之释《易》义,未有明通若孔氏者也。得其说而进推之,《易》为王者改制之钜典,事与治宪明时相表里,其义昭然若揭矣。」02.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三》:「文宗语绝无蕴蓄,而阴怀嫉忮之心,已昭然若揭;使明宗蚤觉,何至堕其术中?」03.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今折衷《论语》,参诸从制,子程子之误,昭然若揭矣!」
其他释义
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出处
《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行也。”
近义词
彰明较著 众目昭彰 一望而知 显而易见
近义词
真伪莫辨
昭然若揭

然则,持此狭隘的观点则有可能使人无视人类在过去一百年中业已取得的昭然若揭的巨大进步。

情况有可能是,还存在着其他类型的、或许不是那么昭然若揭的健康问题,例如癌症,正影响着居住在这些垃圾场附近的人们。

如果按照瓦雷里的定义,古典主义的特征就是心头带着一位批评家,那么这一代诗人的美学趣味中还有浓厚的古典主义成分,因为这些诗人写作中显现出来的批评意识可谓昭然若揭

他最近对你的态度突然变得很慇懃,巴结你的心态昭然若揭

李丽华扮演的玉瑛坚持要跟着高杉晋作一起走,直到这时,两个人的爱情关系才昭然若揭,但他们仍然更像并肩战斗的同志,而不像罗曼蒂克的伴侣。

由此可见,突厥势力总是分分合合,朝秦暮楚,勾心斗角,时而众叛亲离,时而拉帮结伙,其部族成员的叛逆性格根深蒂固,叛逆意识昭然若揭

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消极后果,包括对国外市场日益增长的经济依赖在内的中国模式的谬误和不可持续性,以及北京共识的牵强性都昭然若揭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社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风险使科技理性的悖论昭然若揭

形象艺术在二十世纪初轰然崩塌,出来一种所谓"抽象艺术"或者"非形象艺术"的东西取而代之,当此之际,西方美学史的败绩昭然若揭

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磨磨蹭蹭的慢拳中,在欧洲第二战场地点的选择上,到希特勒崩溃前丘吉尔急于进攻柏林等问题上,无论丘吉尔如何巧言令色,其用心可谓昭然若揭

更多 >>

字义分解

zhāo

(1)(形)明显;显著:~著。

(2)(动)〈书〉表明;显示:~示|~然若揭。

rán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

ruò

[ ruò ]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rě ]

1. 〔般若〕见“般3”。

jiē

[ jiē ]

1. 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揭锅。揭幕。

2. 使隐瞒的事物显露:揭露。揭发。揭底。揭穿。揭短。揭晓。

3. 高举:揭竿而起。

4. 标示:揭橥(zhū)(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揭示。

5. 扛,持。

6. 姓。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