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岂有是理

【拼音】: qǐ yǒu shì lǐ
【注音】: ㄑ一ˇ一ㄡˇㄕˋㄌ一ˇ
【词性】: 成语。
【繁体】: 豈有是理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1.见'岂有此理'。
基础解释
见/'岂有此理/',岂:难道,哪里。哪有这样的道理。多用于对自认为荒谬、不合理的事情表示气愤。
引证解释
⒈见“岂有此理”。
网友释义
词目岂有是理发音qǐyǒushìlǐ释义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同“岂有此理”。出处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夺人所有,岂有是理?”
汉语大词典
见“岂有此理”。《汉语大词典》: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拼音:qǐyǒucǐlǐ哪有这个道理。谓极其荒谬,断无此理。《南齐书·虞悰传》:“郁林废,悰窃叹曰:‘王徐遂缚裤废天子,天下岂有此理邪?’”《朱子语类》卷十六:“如人腹痛,毕竟是腹中有些冷积,须用药驱除去这冷积,则其痛自止;不先除去冷积而但欲痛之自止,岂有此理?”清李渔《比目鱼·偕亡》:“难道我和他这段姻缘就是这等罢了不成,岂有此理。”巴金《灭亡》第七章:“然而袁润身却愤愤地说了:‘大心,岂有此理,你简直在骂人了。’”亦作“岂有是理”。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夺人所有,岂有是理?”
其他释义
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同“岂有此理”。
岂有是理

岂有是理,老夫乃托孤大臣,也思留些名望于后世,岂为私恩废了朝廷法律?老太师太将吾陆某低视也。

岂有是理!若是如此,是我符不灵,后来如何行术?况我与你相交有日,怎误得你?只依我行去,包你一些没事便了。

瑞一声对庞霆吼道,简是岂有是理,人家盼都盼不到的事情,这个这么紧要的关头居然掉链子。

岂有是理!是那个混蛋居然敢染指姑奶奶我的药田,走,带我去药田看看!

岂有是理!一股高而不发的圣级威压,开始从雷纳?考尔曼的身上散发出来。

岂有是理!是那个混蛋居然敢染指姑奶奶我的药田,走,带我去药田看看!(www.chazidian.com/zj-283242/查字典造句)

岂有是理,老夫乃托孤大臣,也思留些名望于后世,岂为私恩废了朝廷法律?老太师太将吾陆某低视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83242/岂有是理造句

更多 >>

字义分解

[ qǐ ]

1. 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b.难道,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

[ kǎi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yǒu

[ yǒu ]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 yòu ]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shì

[ shì ]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