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金声玉振

【拼音】: jīn shēng yù zhèn
【注音】: ㄐ一ㄣㄕㄥㄩˋㄓㄣˋ
【词性】: 成语。
【简体】: 金声玉振
【繁体】: 金聲玉振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1.谓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语出《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2.比喻声名昭著远扬。3.比喻音韵响亮﹑和谐。金声玉振[jīnshēngyùzhèn]⒈谓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语出《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⒉比喻声名昭著远扬。⒊比喻音韵响亮、和谐。
基础解释
金:指钟。玉:指磬。原指孔子是诸圣人中集大成者,譬如奏乐,开头以金钟发声,末尾以玉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后比喻人有学问,或声誉广为传播。
引证解释
⒈谓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引语出《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丝竹肉三音,向皆孤行独立,未有合用之者。合之自近年始,三籟齐鸣,天人合一,亦金声玉振之遗意也。”⒉比喻声名昭著远扬。引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五》:“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玉振。”唐李德裕《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真容赞》:“政建中和,金声玉振。”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金声玉振,天理无不畅之机。”⒊比喻音韵响亮、和谐。引宋黄庭坚《题子瞻书诗后》:“诗就金声玉振,书成蠆尾银钩。”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綺,讲之独茧抽丝。此诗家四关。”老舍《赵子曰》第一:“不用说对朋友们虚恭有礼,就是对仆役们也轻易不说一个脏字;除了有时候茶泡的太淡,酒热的过火,才金声玉振的赞美仆役们几声:‘混蛋!’”
综合释义
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寥亮于区寓。◎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
汉语大词典
(1).谓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语出《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丝竹肉三音,向皆孤行独立,未有合用之者。合之自近年始,三籁齐鸣,天人合一,亦金声玉振之遗意也。”(2).比喻声名昭著远扬。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五》:“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玉振。”唐李德裕《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真容赞》:“政建中和,金声玉振。”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金声玉振,天理无不畅之机。”(3).比喻音韵响亮、和谐。宋黄庭坚《题子瞻书诗后》:“诗就金声玉振,书成虿尾银钩。”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此诗家四关。”老舍《赵子曰》第一:“不用说对朋友们虚恭有礼,就是对仆役们也轻易不说一个脏字;除了有时候茶泡的太淡,酒热的过火,才金声玉振的赞美仆役们几声:‘混蛋!’”
国语辞典
为孟子称赞孔子圣德兼备,正如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语本《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后用以比喻才德兼备,学识渊博。唐.张说〈邠王府长史阴府君碑铭〉:「史门文宗,国子儒允,克家踵武,金声玉振。」也作「玉振金声」。金声玉振[jīnshēngyùzhèn]⒈为孟子称赞孔子圣德兼备,正如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语本后用以比喻才德兼备,学识渊博。唐·张说〈邠王府长史阴府君碑铭〉:「史门文宗,国子儒允,克家踵武,金声玉振。」也作「玉振金声」。引《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成语解释金声玉振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为孟子称赞孔子圣德兼备,正如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语本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后用以比喻才德兼备,学识渊博。唐˙张说˙邠王府长史阴府君碑铭:史门文宗,国子儒允,克家踵武,金声玉振。亦作玉振金声。
其他释义
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出处
南北朝·邢子才《广平王碑文》:“我有徽猷;金声玉振;志犹学海;业比登山”
近义词
掷地有声
金声玉振

也许正是由于有着麦克风的原故,他给人以金声玉振的感觉,并且使人用不着听清每一个字就感到他的气势磅礴和义正辞严。

琴声幽幽,金声玉振,一时间筏边群鱼踊跃,百鸟翔集,随着小筏一同顺江东下,沿岸暮春时分即将萎谢的花也纷纷复苏,再度绽开。

箫史乘龙、山外清音、金声玉振、凤曲长鸣、响隔楼台、棹歌中流剑招精微奥妙,以攻敌穴道为主,剑式潇洒俊雅,是一路自玉箫中化出的剑法。

但这时候,轰隆一响又接着个‘金声玉振’的劈啪,就在诸公头顶盖了下来。”。

唐生香练的是‘善战行’刀法,刀法清淡,气象浑厚,疾如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出则明霞迤俪、密如独茧抽丝。

金声玉振”是上古礼乐文化中最富有艺术性的部分,在儒家乐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您老之言金声玉振,可惜常常被统治者用来愚民,比如封建的伦理道德就害人不浅。

金声玉振,雅乐之声典雅悠扬,舞者场面宏大,加之数十万人一齐颂唱,充满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山外清音、金声玉振、凤曲长鸣、响隔楼台、棹歌中流剑招精微奥妙,以攻敌穴道为主,剑式潇洒俊雅,是一路自玉箫中化出的剑法。

金声玉振”是上古礼乐文化中最富有艺术性的部分,在儒家乐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www。chazidian。com/zj-251331/查字典造句网)

更多 >>

字义分解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shēng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zhèn

(1)(动)救济。

(2)(动)摇动;挥动。

(3)(动)奋起:~奋|~作。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