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高谈虚论

【拼音】: gāo tán xū lùn
【注音】: ㄍㄠㄊㄢˊㄒㄨㄌㄨㄣˋ
【词性】: 成语。
【简体】: 高谈虚论
【繁体】: 高談虛論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高妙空洞﹑不切实际的议论。高谈虚论[gāotánxūlùn]⒈高妙空洞、不切实际的议论。
引证解释
⒈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引《六韬·上贤》:“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説於人主,王者慎勿使。”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唐周昙《咏史诗·晋门·王夷甫》:“是知济弱扶倾术,不属高谈虚论人。”
综合释义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是知济弱扶倾术,不属~人。◎唐·周昙《咏史诗·晋六·王夷甫》高谈虚论[gāotánxūlùn]高深玄妙,不切实际的言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也作「高谈虚辞」、「虚谈高论」、「虚论高议」。
汉语大词典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六韬·上贤》:“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唐周昙《咏史诗·晋门·王夷甫》:“是知济弱扶倾术,不属高谈虚论人。”
国语辞典
高深玄妙,不切实际的言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也作「高谈虚辞」、「虚谈高论」、「虚论高议」。高谈虚论[gāotánxūlùn]⒈高深玄妙,不切实际的言论。北齐·颜之推也作「高谈虚辞」、「虚谈高论」、「虚论高议」。引《颜氏家训·涉务》:「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成语解释高谈虚论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高深玄妙,不切实际的言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亦作高谈虚辞、虚谈高论、虚论高议。
其他释义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出处
《六韬·上贤》:“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近义词
虚谈高论 遗迹谈虚 高谈虚辞
高谈虚论

这是一部描摹儿女情长的小说,但却绝不你侬我侬愿情人必成眷属;这是一部刻画庸俗理想的小说,但却绝不高谈虚论要天下必定一统。

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https://www.chazidian.com/zj-166968/查字典造句网

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www.chazidian.com/zj-166968/造句)

是知济弱扶倾术,不属高谈虚论人。◎唐·周昙《咏史诗·晋六·王夷甫》

更多 >>

字义分解

gāo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tán

(1)(动)说话或讨论:~论|~心。

(2)(名)所说的话:高~|奇~。

(3)(Tán)姓。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lùn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