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一概而论

【拼音】: yī gài ér lùn
【注音】: 一ㄍㄞˋㄦˊㄌㄨㄣˋ
【词性】: 动词。
【简体】: 一概而论
【繁体】: 一概而論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一概而论yīgài’érlùn。(1)指不作分析,不加区别,对不同事物都同样对待。一概而论[yīgàiérlùn]⒈指不作分析,不加区别,对不同事物都同样对待。英lumptogetherunderonehead;treatdifferentmattersasthesame;
基础解释
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不能~。
释义
不加区别地用一个标准来看待。后世常用此比喻对问题不做具体分析,笼统地看成一个样子。
综合释义
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我们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决不能~。
网友释义
一概而论,汉语成语,谓语、宾语。拼音:yīgàiérlùn释义:不加区别地用一个标准来看待。后世常用此比喻对问题不做具体分析,笼统地看成一个样子。出自:《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而作者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论得失?”
国语辞典
语本《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指不区别状况,而以同一标准看待事物。《镜花缘.第九十五回》:「你要晓得,小儿惊风,其症不一,并非一概而论!岂可冒昧乱投治惊之药?」也作「一概而言」。一概而论[yīgàiérlùn]⒈语本指不区别状况,而以同一标准看待事物。也作「一概而言」。引《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镜花缘·第九十五回》:「你要晓得,小儿惊风,其症不一,并非一概而论!岂可冒昧乱投治惊之药?」近等量齐观成语解释一概而论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指不区别状况,而以同一标准看待事物。镜花缘˙第九十五回:你要晓得,小儿惊风,其症不一,并非一概而论!岂可冒昧乱投治惊之药?亦作一概而言。
其他释义
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出处
唐·刘知几《史通》:“而作者安可以今方古;一概而论得失?”
近义词
以偏概全 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 混为一谈 一褱而论 一笔抹煞 等量齐观 以点带面 相提而论 一概而言
近义词
天壤之别 因时制宜 另当别论 明辨是非
一概而论

这都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混合方案往往是最好的。

他在心底暗忖,自己差点一概而论了,当真是危险的很。

平民百姓,有出类拔萃者,能为国所用,实为有才也,显贵之族,亦有庸夫俗辈、抑或也有出类拔萃者,皆不能一概而论之。

而他说,孤注一掷的人,在洪流般的社会很难立足,很多事物需要剖开两半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既然好吃,当然要价高一点,而且,我们做这些美食,也是花费了大本钱、大力气的,与那些粗俗的食物不可一概而论啊!是不是?

生活从来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不可一概而论。在那个特定的时刻来到之前,死亡于我们是那样遥远,乃至我们不以为然。它无影无踪,无处可寻。这是生命中最初的、最幸福的一段。米兰·昆德拉。

他这个人是有些毛病,但毕竟与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有所不同,你不能一概而论

这些都是内外家身法结合后所体现出来的表象,所以身法一列,不能一概而论,内外家法,各有千秋。

但凡开窍总要有个过程,因为人的先天禀赋有优有劣、后天开悟有早有迟,不可一概而论

国外的文化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要全面看待,不能一概而论

更多 >>

字义分解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gài

(1)(副)大略:梗~|大~|~况|~要。

(2)(副)一律:货物出售~不退换。

(3)(名)神气;神情:气~。

ér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lùn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