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绳之以法

【拼音】: shéng zhī yǐ fǎ
【注音】: ㄕㄥˊㄓ一ˇㄈㄚˇ
【词性】: 动词、成语。
【简体】: 绳之以法
【繁体】: 繩之以法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谓以法律为准绳来加以惩治。指对违法者执行法律。绳之以法[shéngzhīyǐfǎ]⒈谓以法律为准绳来加以惩治。指对违法者执行法律。
基础解释
绳:木工用的墨线,是校正曲直的工具,引申为制裁。法:法律,法令,制度。根据法律或法令制裁。
综合释义
根据法律制裁。对于那些目无法纪的人,必须~,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网友释义
绳之以法,“绳”即准绳,名词动用,意为衡量,法是准则,标准之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
国语辞典
以法指以法律做为约束力量。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减宣传》:「自部署县名曹实物,官吏令丞不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后指以法律治裁罪犯,如:「他虽四处躲藏有数年之久,终究还是被警方寻获,绳之以法。」绳之以法[shéngzhīyǐfǎ]⒈以法指以法律做为约束力量。语本后指以法律治裁罪犯。引《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减宣传》:「自部署县名曹实物,官吏令丞不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例如:「他虽四处躲藏有数年之久,终究还是被警方寻获,绳之以法。」成语解释绳之以法
辞典简编版
以法律制裁罪犯。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减宣传》。 【造句】嫌犯虽四处躲藏,最后仍为警方逮捕,绳之以法。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以法指以法律做为约束力量。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减宣传:自部署县名曹实物,官吏令丞不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后指以法律治裁罪犯,如:他虽四处躲藏有数年之久,终究还是被警方寻获,绳之以法。
高级汉语词典
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
其他释义
根据法律制裁。
出处
汉·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近义词
严惩不贷 缉拿归案
近义词
逍遥法外
绳之以法

但是我并没有矮人看场似的回以讨好的傻笑,这些话让我听了极不舒服,虽然也许在公众眼里,罪犯为恶,警察为正,但我们的职责是将其绳之以法,而不是将其沦为牲畜。

对那些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大搞不正之风的败类,必须绳之以法,才能平民愤。

他公开致函,誓言“坚决”将涉案的神甫绳之以法、绝不姑息,要把“少数败类”革出教门,要出台配套制度和措施来重振教会,以实现教会“深度净化”。

那份传递出来的消息据说能够将几个黑帮老大绳之以法,所以杨倩倩这般小心,得而复失让杨倩倩这个警花一时间有些恍惚的感觉。

暴徒丧心病狂,滥杀无辜,岂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没蹦达几天,就被绳之以法了。

眼见着罪犯就被绳之以法,自己却无能为力,怎能不憋气窝火?经过一番努力,西燕川大墓考古项目终于申请下来了。

行,我让他们得意几天,本姑娘给他们来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定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为彻查多出来的百万“冤枉钱”,睢宁县检察院民行部门与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密切配合,将两名校长以受贿罪绳之以法

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在磋商结束后对记者说,这起袭击事件是令人震惊、无可辩护的罪行,叙利亚政府将根据该国法律将犯罪者绳之以法

柬埔寨奉辛比克党和桑兰西党当日也分别发表声明,谴责暗杀谢维界事件,并强烈要求彻查真相,将凶手绳之以法

更多 >>

字义分解

shéng

(1)(名)(~子、~儿)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等纤维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麻~|线~。

(2)〈书〉(动)纠正;约束;制裁:~之以纪律。

(3)〈书〉(动)继续。

(4)(名)姓。

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