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奋不顾身

【拼音】: fèn bù gù shēn
【简体】: 奋不顾身
【繁体】: 奮不顧身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⒈ 勇往直前,不顾惜自身安危。例: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英:dashaheadregardlessofone'ssafety;bedaringregardlessofpersonaldanger;
基础解释
奋勇向前,不顾生命。
引证解释
⒈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引: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梁书·武帝纪上》:“復誓旅江甸,奋不顾身……剋歼大憝,以固皇基。”《明史·李钺等传赞》:“胡世寧奋不顾身,首发奸逆,危言正色,始终一节。”徐迟《牡丹》六:“她们都是英勇的,高尚的,奋不顾身的。”
综合释义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网友释义
褒义词,指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与舍生取义的含义相近,多指威胁到生命的情况。
汉语大词典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梁书·武帝纪上》:“复誓旅江甸,奋不顾身……剋歼大憝,以固皇基。”《明史·李钺等传赞》:“胡世宁奋不顾身,首发奸逆,危言正色,始终一节。”徐迟《牡丹》六:“她们都是英勇的,高尚的,奋不顾身的。”
国语辞典
⒈ 勇往直前,不顾生死。引:《汉书·卷五四·李广传》:「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旧唐书·卷七六·太宗诸子传·蒋王恽传》:「遂能奋不顾身,率先唱义,虽英谋未克,而忠节居多。」近义无反顾反畏葸不前畏缩不前
辞典修订版
勇往直前,不顾生死。《汉书.卷五四.李广传》:「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旧唐书.卷七六.太宗诸子传.蒋王恽传》:「遂能奋不顾身,率先唱义,虽英谋未克,而忠节居多。」
辞典简编版
勇往向前,不顾生死。 【造句】车祸发生时,他奋不顾身的抢救受伤的乘客。
成语词典版
01.《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夫小中学君犹有奋不顾身之臣,况于明天子乎!」02.《周书.卷四三.韩雄列传》:「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03.《旧唐书.卷七六.太宗诸子列传》:「弘道之后,宝图将缺,怀刘章之辅汉,追郑武之翊周,遂能奋不顾身,率先唱义,虽英谋未克,而忠节居多。」04.《宋史.卷三一四.范仲淹列传》:「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05.《镜花缘.第八二回》:「张良于韩国已亡之后,犹且丹心耿耿,志在报仇,彼时虽未遇害,但他一片不忘君恩之心,也就是奋不顾身。如此忠良,自应也照前例为是。」06.《三侠五义.第一回》:「谁知余忠更有奇异之处,他的面貌酷肖李妃的玉容,而且素来做事豪侠,往往为他人奋不顾身。」07.清.林则徐〈会奏九龙洋面轰击夷船情形摺〉:「该将弁等忿激之下,奋不顾身,连放大炮,轰毙夷人多名。」
其他释义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典故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从,无奈投降了匈奴。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腐刑”。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文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顾义勇;奋不顾命。”
近义词
肝脑涂地 万死不辞 再接再厉 舍生忘死 全然不顾 粉身碎骨 不屈不挠 奋不顾命 一往直前 出生入死 勇往直前 赴汤蹈火 义无反顾 不畏艰险
近义词
贪生怕死 畏葸不前 视为畏途 畏缩不前 坐视不救 卖友求荣
奋不顾身

爱情往往让人奋不顾身,直到蔼蔼老矣。

铮铮铁骨男子汉,不屈不挠不惧险。英勇顽强赈灾忙,不顾安危冲在前。奋不顾身查灾情,布防安抚工作坚。男人节:祝赈灾第一线的干部军人大男子汉快乐!

既无车子又无房子还没有票子,纵然潘安再世,也不值得一个绩优股的妞如此奋不顾身啊。

事后,清华恒森管道制药公司对保安员这种危难时刻奋不顾身的高尚品质表示深深的感谢与赞扬。

警察叔叔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把落水儿童救上岸。

百战百胜冲锋陷阵英姿焕发奋不顾身奋勇当先顶天立地昂首挺胸。

冲锋陷阵英姿焕发奋不顾身奋勇当先顶天立地昂首阔步赴汤蹈火。

青春,是一封没有递出去的情书,是一地空空如也的酒瓶,是一段为了梦想奋不顾身的岁月,更是敢跟整个世界叫板的勇气。

换句话说,尽管他们为了别人奋不顾身,但真正的英雄不会从超级英雄的事业中获得报酬。

有网友爆料,录制本期节目时,张艺兴带病上阵,在发着高烧的情况下,依旧奋不顾身泡海水完成任务,敬业精神满分。

更多 >>

字义分解

fèn

(1)(动)鼓起劲来;振作:~勉。

(2)(动)摇动;举起:~臂|~笔疾书。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1)(动)转过头看;看:环~|相~一笑。

(2)(动)注意;照管:兼~|奋不~身。

(3)(动)拜访:三~茅庐。

(4)(动)商店或服务行业指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客|主~。

(5)(动)(Gù)姓。

(6)(连)〈书〉但是。

(7)(连)〈书〉反而。

shēn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