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裂冠毁冕

【拼音】: liè guàn huǐ miǎn
【注音】: ㄌ一ㄝˋㄍㄨㄢㄏㄨㄟˇㄇ一ㄢˇ
【词性】: 成语。
【简体】: 裂冠毁冕
【繁体】: 裂冠毀冕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比喻背弃王室。比喻绝意仕进。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裂冠毁冕[lièguànhuǐmiǎn]⒈比喻背弃王室。⒉比喻绝意仕进。⒊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
引证解释
⒈比喻背弃王室。引《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於晋,曰:‘……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桂阳负众,轻问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於王城,飞矢集乎君屋,羣后忧惶,元戎无主。”⒉比喻绝意仕进。引《后汉书·逸民传序》:“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⒊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引《宋史·胡铨传》:“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且反古復始,人心所同,裂冠毁冕之既久,而得此数公者追论姬汉之旧章,寻绎东夏之成事,乃适见犬羊殊族,非我亲昵。”
综合释义
1.比喻背弃王室。《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桂陽負衆,輕問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於王城,飛矢集乎君屋,羣后憂惶,元戎無主。”2.比喻绝意仕进。《後汉书·逸民传序》:“漢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藴藉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毁冕,相攜持而去之者,蓋不可勝數。”3.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宋史·胡铨传》:“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當裂冠毁冕,變爲胡服。”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且反古復始,人心所同,裂冠毁冕之既久,而得此數公者追論姬漢之舊章,尋繹東夏之成事,乃適見犬羊殊族,非我親昵。”裂冠毁冕[lièguànhuǐmiǎn]冠冕是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裂冠毁冕比喻毁灭华夏文化,依随蛮邦之俗。《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网友释义
【释义】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汉语大词典
(1).比喻背弃王室。《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桂阳负众,轻问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于王城,飞矢集乎君屋,群后忧惶,元戎无主。”(2).比喻绝意仕进。《后汉书·逸民传序》:“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3).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宋史·胡铨传》:“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且反古复始,人心所同,裂冠毁冕之既久,而得此数公者追论姬汉之旧章,寻绎东夏之成事,乃适见犬羊殊族,非我亲昵。”
国语辞典
冠冕是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裂冠毁冕比喻毁灭华夏文化,依随蛮邦之俗。裂冠毁冕[lièguānhuǐmiǎn]⒈冠冕是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裂冠毁冕比喻毁灭华夏文化,依随蛮邦之俗。引《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成语解释裂冠毁冕
辞典修订版
冠冕是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裂冠毁冕比喻毁灭华夏文化,依随蛮邦之俗。《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其他释义
①比喻背弃王室。②比喻绝意仕进。③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
裂冠毁冕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虽然也是退休的一种方式,但传出去不大光彩,因此现阶段的主要任务除了遴选接班人就是维稳。

与此同时,神目对今日裂冠毁冕的阴谋勾当,不由暗生悔意。

尔朱狂狡,行路所见,裂冠毁冕,拔本塞源,邙山之会,搢绅何罪,兼杀主立君,不脱旬朔,天下思乱,十室而九。

尔朱狂狡,行路所见,裂冠毁冕,拔本塞源,邙山之会,搢绅何罪,兼杀主立君,不脱旬朔,天下思乱,十室而九。【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虽然也是退休的一种方式,但传出去不大光彩,因此现阶段的主要任务除了遴选接班人就是维稳。(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88163/裂冠毁冕造句)

更多 >>

字义分解

liè

[ liè ]

1. 破开,开了缝(fèng ):裂开。裂纹。裂缝。裂痕。裂变(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其他原子核,并放出中子的过程)。裂隙。裂罅(裂缝)。分裂。破裂。决裂。割裂。扯裂。

[ liě ]

1. 物体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裂着怀。

guàn

[ guān ]

1. 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 guàn ]

1.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 姓。

huǐ

(1)(动)破坏;糟蹋:~损|~坏|~弃|拆~。

(2)(动)烧掉:烧~|焚~|销~。

(3)(动)毁谤:诋~|~谤|~誉。

(4)(动)〈方〉把成件的旧东西改成别的东西(多指衣服):~裤子|~衣服。

miǎn

(名)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礼帽:加~|日~|加~礼。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