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诱秦诓楚

【拼音】: yòu qín kuāng chǔ
【注音】: 一ㄡˋㄑ一ㄣˊㄎㄨㄤㄔㄨˇ
【词性】: 成语。
【繁体】: 誘秦誆楚
  • 解释explain
词语解释
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诱秦诓楚'表示挑拨离间。
基础解释
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诱秦诓楚/'表示挑拨离间。
引证解释
⒈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诱秦誆楚”表示挑拨离间。参阅《史记·张仪列传》。引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用诱秦誆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汉语大词典
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诱秦诓楚”表示挑拨离间。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参阅《史记·张仪列传》。
其他释义
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之表示挑拨离间。
出处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字义分解

yòu

(1)(动)诱导:~饵|煽~|循循善~|威逼利~。

(2)(动)使用手段引人随从自己的意思:~供|~拐|~奸|~骗|~杀|~降|~胁。

qín

(1)(名)周朝国名;在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

(2)(名)朝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6;秦始皇嬴政所建。

(3)(名)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4)(名)(Qín)姓。

kuāng

(动)说谎话骗人;哄骗:~骗。

chǔ

(1)(形)〈书〉痛苦:苦~。

(2)(名)牡荆;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供药用。

(3)古国名。在今湖南;湖北一带;战国七雄之一:~国。

(4)姓。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