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声闻

【拼音】: shēng wén
【结构】: 声(上下结构)闻(半包围结构)
【简体】: 声闻
【繁体】: 聲聞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1.亦作'声问'。2.音信。3.名声。声闻[shēngwén]⒈亦作“声问”。⒉音信。⒊名声。
引证解释
⒈亦作“声问”。音信。引《国语·越语上》:“寡君句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於天王。”《吕氏春秋·赞能》:“孙叔敖、沉尹茎相与友,叔敖游於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汉书·苏武传》:“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北史·儒林传下·刘炫》:“炫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絶。”宋沉括《梦溪笔谈·谬误》:“丁晋公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唐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安西四镇留后郭昕率将士守境,与朝廷声问中断。”⒉亦作“声问”。名声。参见“声闻过情”。引《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韩非子·内储说上》:“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南阳宋仲子於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裴松之注引晋陈寿《益州耆旧传》:“商字文表,广汉人,以才学称,声问著於州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论师﹞少好学,有才辩,声闻遐被,法俗归心。”宋沉辽《真觉开堂》:“自诸祖述作已达者,皆著声问。”清曹寅《题云辨上人小照》诗:“行识自来矜色相,声闻何惜证飞仙。”⒊梵文意译。佛家称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引《大乘义章》卷十七:“观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声闻。”《大乘义章》卷十七:“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五百声闻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证。”
网络解释
声闻声闻,梵语s/ra^vaka,巴利语sa^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
汉语大词典
(1).亦作“声问”。音信。《国语·越语上》:“寡君句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吕氏春秋·赞能》:“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汉书·苏武传》:“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北史·儒林传下·刘炫》:“炫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绝。”宋沈括《梦溪笔谈·谬误》:“丁晋公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唐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安西四镇留后郭昕率将士守境,与朝廷声问中断。”(2).亦作“声问”。名声。《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韩非子·内储说上》:“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裴松之注引晋陈寿《益州耆旧传》:“商字文表,广汉人,以才学称,声问著于州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论师﹞少好学,有才辩,声闻遐被,法俗归心。”宋沈辽《真觉开堂》:“自诸祖述作已达者,皆著声问。”清曹寅《题云辨上人小照》诗:“行识自来矜色相,声闻何惜证飞仙。”参见“声闻过情”。梵文意译。佛家称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大乘义章》卷十七:“观察四谛而得道者,悉名声闻。”《大乘义章》卷十七:“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五百声闻皆被诃,住相法空分取证。”
国语辞典
佛教谓从他人开示、教授佛法,进而修行悟道者。声闻[shēngwén]⒈佛教谓从他人开示、教授佛法,进而修行悟道者。引《妙法莲华经·卷二》:「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声闻[shēngwèn]⒈名誉、声望。引《孟子·离娄下》:「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辞典修订版
名誉、声望。《孟子.离娄下》:「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一]ㄕㄥ ㄨㄣˊ shēngwén
辞典简编版
名誉、声望。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声闻

摩诃萨众、独觉、声闻并余能赞佛、法、僧者,常得亲近恭敬供养。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

持经观音,即声闻观音,声闻是闻佛音教导而开悟,以其大愿,引导众生开大智慧。

因此阿罗汉又叫做愚法声闻,得证有余依涅盘,还要努力前进,加行用功,来灰身泯智,到涉俗利生,从空出假,才能称为大阿罗汉,得证无余依涅盘。

外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所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法,泛指显教。

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於权耳,权禁断往来,假以精学。

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细声闻玉帐,疏翠近珠帘。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

你是鲁国闻人,通达古今,学识渊博,名声闻于诸侯,季孙大人有志强大鲁国,怎会舍仲尼这等贤才而不用呢?如果你愿意从仕,愚兄可以为你引荐。

编辑不但要有一双慧眼,同时他们还根据市场调查、往昔经验去策划选题,与作家沟通,最终推出一位位声闻遐迩的大作家,自己也成为了众人敬仰的名编。

更多 >>

字义分解

shēng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wén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