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三后

【拼音】: sān hòu
【注音】: ㄙㄢㄏㄡˋ
【结构】: 三(独体结构)后(半包围结构)
【繁体】: 三後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指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指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毛传:'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杜预注:'三后,虞﹑夏﹑商。'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谷,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指周公﹑君陈﹑毕公。《书.毕命》:'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毕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指伯夷﹑禹﹑后稷。《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植嘉谷。'指夏桀﹑殷辛﹑周幽王。《文选.王延寿》:'下及三后,媱妃乱主。'张载注:'三后,夏﹑殷﹑周也。'刘良注:'三后,桀﹑纣﹑幽王。'指汉之宣帝﹑景帝﹑文帝。《文选.陆机》:'三后始基,世武丕承。'李善注:'三后,谓宣﹑景﹑文也。'指汉代的三个皇后。
基础解释
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指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指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毛传:/'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杜预注:/'三后,虞﹑夏﹑商。/'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谷,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指周公﹑君陈﹑毕公。《书.毕命》:/'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毕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指伯夷﹑禹﹑后稷。《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植嘉谷。/'指夏桀﹑殷辛﹑周幽王。《文选.王延寿》:/'下及三后,媱妃乱主。/'张载注:/'三后,夏﹑殷﹑周也。/'刘良注:/'三后,桀﹑纣﹑幽王。/'指汉之宣帝﹑景帝﹑文帝。《文选.陆机》:/'三后始基,世武丕承。/'李善注:/'三后,谓宣﹑景﹑文也。/'指汉代的三个皇后。
引证解释
⒈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禹、汤、文王。引《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2)指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於京。”毛传:“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3)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於今为庶。”杜预注:“三后,虞、夏、商。”(4)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闕,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穀,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5)指周公、君陈、毕公。《书·毕命》:“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毕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6)指伯夷、禹、后稷。《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植嘉穀。”(7)指夏桀、殷辛、周幽王。《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下及三后,媱妃乱主。”张载注:“三后,夏、殷、周也。”刘良注:“三后,桀、紂、幽王。”(8)指汉之宣帝、景帝、文帝。《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三后始基,世武丕承。”李善注:“三后,谓宣、景、文也。”⒉指汉代的三个皇后。引《后汉书·王畅传》:“三后生自新野。”李贤注:“光烈皇后、和帝阴后、邓后,并新野人。”
网络解释
三后三后,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
综合释义
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2)指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於京。”毛传:“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3)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於今为庶。”杜预注:“三后,虞、夏、商。”(4)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闕,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穀,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5)指周公、君陈、毕公。《书·毕命》:“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毕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6)指伯夷、禹、后稷。《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植嘉穀。”(7)指夏桀、殷辛、周幽王。《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下及三后,媱妃乱主。”张载注:“三后,夏、殷、周也。”刘良注:“三后,桀、紂、幽王。”(8)指汉之宣帝、景帝、文帝。《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三后始基,世武丕承。”李善注:“三后,谓宣、景、文也。”指汉代的三个皇后。《后汉书·王畅传》:“三后生自新野。”李贤注:“光烈皇后、和帝阴后、邓后,并新野人。”三后[sānhòu]@@@@@指周公﹑君陈﹑毕公。《书.毕命》/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毕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指伯夷﹑禹﹑后稷。《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植嘉谷。/@@@@@指夏桀﹑殷辛﹑周幽王。《文选.王延寿》/下及三后,媱妃乱主。/张载注/三后,夏﹑殷﹑周也。/刘良注/三后,桀﹑纣﹑幽王。/@@@@@指汉之宣帝﹑景帝﹑文帝。《文选.陆机》/三后始基,世武丕承。/李善注/三后,谓宣﹑景﹑文也。/
汉语大词典
(1).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2)指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毛传:“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3)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杜预注:“三后,虞、夏、商。”(4)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谷,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5)指周公、君陈、毕公。《书·毕命》:“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毕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6)指伯夷、禹、后稷。《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植嘉谷。”(7)指夏桀、殷辛、周幽王。《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下及三后,媱妃乱主。”张载注:“三后,夏、殷、周也。”刘良注:“三后,桀、纣、幽王。”(8)指汉之宣帝、景帝、文帝。《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三后始基,世武丕承。”李善注:“三后,谓宣、景、文也。”(2).指汉代的三个皇后。《后汉书·王畅传》:“三后生自新野。”李贤注:“光烈皇后、和帝阴后、邓后,并新野人。”
其他释义
1.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2)指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毛传:'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3)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杜预注:'三后,虞﹑夏﹑商。'(4)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谷,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2.(5)指周公﹑君陈﹑毕公。《书.毕命》:'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毕公)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6)指伯夷﹑禹﹑后稷。《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植嘉谷。'(7)指夏桀﹑殷辛﹑周幽王。《文选.王延寿》:'下及三后,媱妃乱主。'张载注:'三后,夏﹑殷﹑周也。'刘良注:'三后,桀﹑纣﹑幽王。'(8)指汉之宣帝﹑景帝﹑文帝。《文选.陆机》:'三后始基,世武丕承。'李善注:'三后,谓宣﹑景﹑文也。'3.指汉代的三个皇后。
三后

即使一个误上贼船的纯情少女被小三后,想取正室而代之都非易事,何况有过复杂经历的女子。

后防线队长萨内蒂将与德米凯利斯、海因策组成三后卫的搭档。

格拉汉姆改打三后卫的决定解放了李迪克逊和尼格尔温特本,这使得他们可以大胆向前助攻,反之,也让利物浦的边锋需要退守协防。

当你坠落后,你才知道你朋友是谁。初三后,百废具兴。

我不禁问道波利的父母真数到三后会怎样。

她推之再三后接受了,可转身她就把那盒巧克力分给了周围的一帮馋鬼。

大年初三后,走完了亲戚,前童人就从储藏室取出各式各样的抬阁鼓亭,擦去一年的灰尘,修补上漆,开始准备正月十四的行会(游行)。

主要产品有:一、PVC薄膜系列;二牛津布系列;三、后加工产品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舜天改回四后卫阵型后取得的,而前10轮踢三后卫阵型时,舜天加起来也就取得了3场胜利而已。

【早轻松一刻】爸爸教儿子识数,问:儿子,一后面是几呀?儿子:二。爸爸:二后面呢?儿子:三。爸爸:那三后面呢?儿子:茄子。

更多 >>

字义分解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hòu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