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闻过则喜

【拼音】: wén guò zé xǐ
【注音】: ㄨㄣˊㄍㄨㄛˋㄗㄜˊㄒ一ˇ
【词性】: 成语。
【简体】: 闻过则喜
【繁体】: 聞過則喜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闻过则喜wénguò-zéxǐ。(1)听到批评意见就喜悦。比喻乐于接受他人规劝。
基础解释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形容很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
引证解释
⒈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高兴。谓虚心接受意见。引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宋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伏遇陛下即位以来,日慎一日,闻过则喜,从諫如流。”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之二:“过在所当改,吾自改之,非为人而改也。故其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汉语大词典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高兴。谓虚心接受意见。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宋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伏遇陛下即位以来,日慎一日,闻过则喜,从谏如流。”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之二:“过在所当改,吾自改之,非为人而改也。故其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国语辞典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失就感到高兴。形容人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辞典修订版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失就感到高兴。形容人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辞典简编版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失就感到高兴。形容人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语本《孟子.公孙丑上》。 【造句】自从决定改过自新后,他闻过则喜,希望能重新做人。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失就感到高兴。形容人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其他释义
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出处
唐·韩愈《答冯宿书》:“然子路闻其过则喜;禹闻昌言则下车拜。”
近义词
知过必改 从谏如流 从善如流 知错就改 洗心革面 改过自新 严于律己
近义词
文过饰非 怙恶不悛 文过 讳疾忌医
闻过则喜

我们的干部、党员都是为群众办事的,因此应当知耻近乎勇,闻过则喜

就比如曹操吧,一开始标榜闻过则喜,等人家一说,就把人家给宰了,事后还装傻充愣。

六人闻过则喜,扶着他靠近火旁千恩万谢,一反常态。 

要做到总揽而不独揽、领唱而不独唱、果断而不武断,有从善如流的气度和闻过则喜的胸襟,善于听取意见尤其是反面意见,做到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

对于群众的批评意见,领导干部应当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

孔夫子的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闻过则喜”是明智的并值得我们遵循。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每一个人都应该习惯于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闻过则喜’的态度,是很好的。

修养道德,闻过则喜、闻过则改,远离浮躁、返璞归真,修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保持做人做事的道德本色。

莫言、低语、悔恨的嚎哭,闻过则喜

更多 >>

字义分解

wén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

guò

[ guò ]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3.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7. 错误:过错。记过。

[ guo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 guō ]

1. 姓。

(1)(名)规范。

(2)(名)规则。

(3)(动)效法。

(4)(量)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5)(连)表示因果关系的词。

(6)(连)表示转折关系的词。

(7)(连)表示肯定判断的词。

(8)(连)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前后相承。

(1)(形)欢悦;快乐;高兴:欢~|~色|~庆。

(2)(形)可庆贺的:~事|~报|~酒。

(3)(名)〈口〉称怀孕为“有喜”。

(4)(动)爱好:~欢|~好。

(5)(动)某种生物适宜于什么环境;某种东西适宜于配什么东西:~阴|~雨。

(6)(名)吉庆的事:报~|道~。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