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以人为鉴

【拼音】: yǐ rén wéi jiàn
【注音】: 一ˇㄖㄣˊㄨㄟˊㄐ一ㄢˋ
【词性】: 成语。
【繁体】: 以人為鑑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根据他人的反应来检讨自己的缺失。
引证解释
⒈参见“以人为镜”。参见“以人为镜”。引《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於水监,当於民监。’”於,以;监,通“鑑”,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鑑於人,无鑑於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鑑,当于民鑑。”后以“以人为鑑”谓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鑑,可正衣冠;以古为鑑,可知兴替;以人为鑑,可明得失。”
综合释义
指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可明得失。◎《新唐书·魏徵传》
网友释义
以人为鉴,成语,作谓语、定语,指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出处《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指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汉语大词典
《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后以“以人为鉴”谓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参见“以人为镜”。
国语辞典
比喻根据他人的反应来检讨自己的缺失。
其他释义
指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出处
《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近义词
以人为镜
以人为鉴

交友过程中要以人为鉴,自我检省。

为人处事要学会以人为鉴,才可以减少错误。

我们要以人为鉴,使自己增长见识,少犯错误。

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他做事一向以人为鉴,所以很少犯错。

以事明鉴明心智,以人为鉴正言行。

以事明鉴明心智,以人为鉴正言行。摒出私欲终身乐,廉洁清正一身清。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天生我才必有用。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以人为鉴可以让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少走弯路,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对别人失败的教训加以吸取和规避。

更多 >>

字义分解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wéi

[ wéi ]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 wèi ]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jiàn

(1)(名)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2)(动)照:清可~。

(3)(动)仔细看;审察:~别|~定。

(4)(名)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前车之覆;后车之~。

(5)(动)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台~|钧~。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