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百家姓
百家姓
百家姓

百家姓查询 特殊百家姓

热门搜索:

邰姓相关知识

  • 起源
  • 历史名人
  • 郡望
  • 姓氏源流
  • 堂号
起源

邰姓主要源自:姜姓、他姓。

邰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为后稷之后。据《姓氏考略》记载,后稷为尧大司农,因治理农业有功,尧就封他为邰国的国君,其子孙以国名为姓。

邰姓起源二

源于他姓所改,为大利稽氏所改。据《周书》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大利稽氏,入中原后改为邰氏,又据《通志·氏族略》载:“大利稽(三字姓)之为邰。”。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后稷。

周部族的始祖叫后稷,姬姓,名弃,为姜嫄所生。姜嫄姓有邰氏,为炎帝之后,嫁给帝喾。相传,有邰姑娘姜嫄,未出嫁前,生活在有邰氏部落(在今陕西省武功境内)里。有一天,她与同伴到野外去玩,看到田野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姜嫄出于好奇心,将自己的脚踩上去比大小,谁知这一踩就心有所动。回去以后就怀孕了,生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生下来就没有父亲,她怕人笑话,就把他丢弃在小巷里。令人惊异的是,动物们见了这个小孩,都备加爱护,绕道而行。姜嫄又把他丢弃到结冰的河上,成群的飞鸟都来围在这小孩的周围,用羽毛为他保暖。姜嫄见这小孩大难不死,意识到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于是就改变主意把他抱回家抚养。因为开始就把他遗弃,所以就给他取个名字叫弃。弃从小就喜欢种植各种植物,长大以后成了种庄稼的能手。后来帝尧任命他为农官后稷。在他的管理下,天下农业连年丰收。帝尧很高兴,就封他为有邰氏的国君,邰就是弃的后人。按照传说惯例,人们把弃视为灶稷神(即庄稼神)。弃的后代,就用国名邰作为自己的姓氏,故邰氏后人奉后稷为邰姓的得姓始祖。

邰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邰姓出自姬姓。上古帝尧时,有个人叫弃,是炎帝的后代。炎帝的部落是最善于务农的部落,弃也很善于务农,御史被尧任命为农官后稷,管理天下农业。弃上任后,管理天下农业很有成绩,连年丰收。为了表彰弃的功劳,尧封弃为有邰氏部落的首领,并建立了邰国(今陕西省武功县一带),弃的后代以封地为姓氏,称为邰氏。关于弃这个人,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弃母亲叫姜原,一说当她还是一个姑娘的时候,有一次在野外游玩时,看见地上有个巨大的脚印,就好奇地踩了一下,回去以后竟然怀孕了,生了一个男孩。姜原很害羞,好几次把他丢弃,但都不成,结果姜原意识到他可能是神的孩子,就把他养大,并取名叫弃。还有一种说法是黄帝时有一次祭神活动中,黄帝族的一个氏族首领帝喾看上了姜原,两人相爱而使姜原怀上了弃。姜原始炎帝族的后人,这个故事是炎黄两帝相结合的一个记载。按,炎帝族崇拜凤图腾,黄帝族崇拜龙图腾,他们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唐朝中粹公由山东临清迁开封,宋靖康年,邰茂公任成都同知,北陷不能回,三子分居贵,湘,鄂,中山阁下(中泰公)为宜城茂公曾孙,进士后任知县,知府,江淮节度使等职,兵败后居溧水长山,现江苏溧水,安徽当涂,上海一带邰氏思源堂为其孙万五公后,德源堂为其养子实德公所化,江苏兴化,宝应一带邰氏为中泰公兄中和公所化(中和公为宜城富翁,襄阳破,公之后人欲投中泰公,时两江节度使汪,投敌,中泰公前后受困,欲轻骑赴临安,兵败溧水,中和公后人投奔不成,落住扬州)……(余略)。

平卢郡:治所在今天的山东省青州市。

翼亲堂:翼亲意思是像翅膀一样护着母亲。明朝邰茂质事亲至孝。他母亲怕雷,每到打雷,茂质就用自己的身子像张开的翅膀一样护着母亲。母亲死后,每封雷鸣,茂质就用大伞遮盖母亲的坟墓。

思源堂:思源意思是临清老家不得回,宜城青山父母不得祭奠。故祠堂西北向。

一、邰tái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乐亭,山东之平度、东平,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老河口,广东之澄海,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汉、苗、满、蒙等民族皆有此姓。《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或以国为氏。《说文解字·邑部》:“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国。”《康熙字典》据《说文》注云:国名,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帝喾元妃,邰氏女也(按:此“邰”,或作“台”,音“胎”,亦作“有台”。《姓氏考略》注“台”云:“出有台氏之后。后稷母姜嫄,有台氏女,望出武功。”) 生弃,为后稷,后封於邰。是周弃之前已有邰 (台) 氏,其外家也,系出姜姓,以国为氏。

2、或以邑为氏。《姓氏考略》据《说文》注云:“出自姬姓,后稷为尧大司农,以功封邰,支孙氏焉。”后稷,此指周祖姬弃,其封邑亦即古邰国,地在今陕西武功县。

3、《姓氏考略》据《周书》又注:“大利稽氏后改为邰氏。”

4、苗族之邰姓,或由欧姓所改。《中国人的姓名·苗族》收载。明代有邰茂质;清代有邰祈,任平南县知县。

二、邰

邰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邰姓起源:

1、系自姬姓(一说姜姓)。炎帝之裔,后稷为帝尧大司农,因功封邰(故城在今陕西武功西南),支孙以为氏。

2、北魏时大利稽氏后改为邰氏,见《魏书·官氏志》。

3、土家、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邰姓名人:

邰端,宋时儒林郎佥判连州。

郡望:平卢。

历史名人

邰姓古代名人

邰中泰公宋江淮节度使,兵败溧水长山,受重伤,为高淳栗山书院居丞相子所救,复原后,与文天祥联系抗元,未成,遂居溧水长山,成为溧水邰氏始祖。

邰仁五公邰中泰公之后,朱元璋大将,克衢州,九江,封皇陵守备,陇中节度使等职。

邰茂质明代,著名孝子,慈利人。其母怕雷,每逢雷雨,茂质便以身护母。其母去世后,每遇雷雨,便赴母墓护之,雷止才归家,茂质闻雷护母,后为“二十四孝”之一。

邰格之明代,制墨家。安徽休宁人,墨工出生,是休宁派的创始人,亦是成套丛墨——集锦墨的创始人。现存有“文玩”、“世宝”、“蟠螭”等款墨。

邰鼎宋朝,宦官

邰清明朝,宦官

郡望

平卢郡:治所在今天的山东省青州市。

翼亲堂:翼亲意思是像翅膀一样护着母亲。明朝邰茂质事亲至孝。他母亲怕雷,每到打雷,茂质就用自己的身子像张开的翅膀一样护着母亲。母亲死后,每封雷鸣,茂质就用大伞遮盖母亲的坟墓。

思源堂:思源意思是临清老家不得回,宜城青山父母不得祭奠。故祠堂西北向。

一、邰tái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乐亭,山东之平度、东平,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老河口,广东之澄海,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汉、苗、满、蒙等民族皆有此姓。《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或以国为氏。《说文解字·邑部》:“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国。”《康熙字典》据《说文》注云:国名,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帝喾元妃,邰氏女也(按:此“邰”,或作“台”,音“胎”,亦作“有台”。《姓氏考略》注“台”云:“出有台氏之后。后稷母姜嫄,有台氏女,望出武功。”) 生弃,为后稷,后封於邰。是周弃之前已有邰 (台) 氏,其外家也,系出姜姓,以国为氏。

2、或以邑为氏。《姓氏考略》据《说文》注云:“出自姬姓,后稷为尧大司农,以功封邰,支孙氏焉。”后稷,此指周祖姬弃,其封邑亦即古邰国,地在今陕西武功县。

3、《姓氏考略》据《周书》又注:“大利稽氏后改为邰氏。”

4、苗族之邰姓,或由欧姓所改。《中国人的姓名·苗族》收载。明代有邰茂质;清代有邰祈,任平南县知县。

二、邰

邰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邰姓起源:

1、系自姬姓(一说姜姓)。炎帝之裔,后稷为帝尧大司农,因功封邰(故城在今陕西武功西南),支孙以为氏。

2、北魏时大利稽氏后改为邰氏,见《魏书·官氏志》。

3、土家、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邰姓名人:

邰端,宋时儒林郎佥判连州。

郡望:平卢。

姓氏源流

一、邰tái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乐亭,山东之平度、东平,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老河口,广东之澄海,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汉、苗、满、蒙等民族皆有此姓。《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或以国为氏。《说文解字·邑部》:“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国。”《康熙字典》据《说文》注云:国名,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帝喾元妃,邰氏女也(按:此“邰”,或作“台”,音“胎”,亦作“有台”。《姓氏考略》注“台”云:“出有台氏之后。后稷母姜嫄,有台氏女,望出武功。”) 生弃,为后稷,后封於邰。是周弃之前已有邰 (台) 氏,其外家也,系出姜姓,以国为氏。

2、或以邑为氏。《姓氏考略》据《说文》注云:“出自姬姓,后稷为尧大司农,以功封邰,支孙氏焉。”后稷,此指周祖姬弃,其封邑亦即古邰国,地在今陕西武功县。

3、《姓氏考略》据《周书》又注:“大利稽氏后改为邰氏。”

4、苗族之邰姓,或由欧姓所改。《中国人的姓名·苗族》收载。明代有邰茂质;清代有邰祈,任平南县知县。

二、邰

邰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邰姓起源:

1、系自姬姓(一说姜姓)。炎帝之裔,后稷为帝尧大司农,因功封邰(故城在今陕西武功西南),支孙以为氏。

2、北魏时大利稽氏后改为邰氏,见《魏书·官氏志》。

3、土家、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邰姓名人:

邰端,宋时儒林郎佥判连州。

郡望:平卢。

堂号

翼亲堂:翼亲意思是像翅膀一样护着母亲。明朝邰茂质事亲至孝。他母亲怕雷,每到打雷,茂质就用自己的身子像张开的翅膀一样护着母亲。母亲死后,每封雷鸣,茂质就用大伞遮盖母亲的坟墓。

思源堂:思源意思是临清老家不得回,宜城青山父母不得祭奠。故祠堂西北向。

一、邰tái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乐亭,山东之平度、东平,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老河口,广东之澄海,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汉、苗、满、蒙等民族皆有此姓。《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或以国为氏。《说文解字·邑部》:“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国。”《康熙字典》据《说文》注云:国名,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帝喾元妃,邰氏女也(按:此“邰”,或作“台”,音“胎”,亦作“有台”。《姓氏考略》注“台”云:“出有台氏之后。后稷母姜嫄,有台氏女,望出武功。”) 生弃,为后稷,后封於邰。是周弃之前已有邰 (台) 氏,其外家也,系出姜姓,以国为氏。

2、或以邑为氏。《姓氏考略》据《说文》注云:“出自姬姓,后稷为尧大司农,以功封邰,支孙氏焉。”后稷,此指周祖姬弃,其封邑亦即古邰国,地在今陕西武功县。

3、《姓氏考略》据《周书》又注:“大利稽氏后改为邰氏。”

4、苗族之邰姓,或由欧姓所改。《中国人的姓名·苗族》收载。明代有邰茂质;清代有邰祈,任平南县知县。

二、邰

邰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邰姓起源:

1、系自姬姓(一说姜姓)。炎帝之裔,后稷为帝尧大司农,因功封邰(故城在今陕西武功西南),支孙以为氏。

2、北魏时大利稽氏后改为邰氏,见《魏书·官氏志》。

3、土家、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邰姓名人:

邰端,宋时儒林郎佥判连州。

郡望:平卢。

展开全部
邰姓排名
  • 最新 排名:364

  • 2018年 排名:无

  • 2014年 排名:无

  • 2013年 排名:348

  • 2007年 排名:无

  • 2006年 排名:无

  • 1995年 排名:429

  • 1987年 排名:无

  • 1982年 排名:459

  • 明朝 排名:无

  • 元朝 排名:无

  • 宋朝 排名:无

  • 北宋 排名:270

【拼音】: tái

【笔画】:7

【部首:】:

【注音:】:ㄊㄞˊ

【部外笔画:】:5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CKBH

【统一码UNICODE:】:90B0

【仓颉:】:IRNL

笔顺

1

撇折

撇折

2

点

3

竖

4

横折

横折

5

横

6

横折折折钩

横折折折钩

7

竖

邰性相关词语

邰字成语
邰为谜底的谜语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