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揭发别人的罪状弹~。

动词

(1) (形声。从力,亥声。本义:审理,判决)

(2) 同本义

劾,法有辜也。——《说文》

上其鞫劾文辞。——《书·吕刑》传

(3) 疏:“汉世问罪谓之鞫,断狱谓之劾。”

(4) 又如:劾死(判决死罪);劾治(审理治罪);劾按(审理核实罪状);劾捕(审查其罪,加以逮捕);劾验(审理查验)

(5) 检举揭发罪状

劾大不敬。——《汉书·李广苏建传》

遣其劾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齐康所劾。——《明史》

戴凤翔劾 瑞。

弹劾不避权贵。——《金史·雷渊传》

(6) 又如:弹劾;劾状(弹劾,举发罪状);劾奏(检举或弹劾其罪状)

名词

(1) 检举揭发的文书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后汉书》

(2) 另见kài

劾【子集下】【力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胡槩切《集韻》戸代切《韻會》戸槩切,𠀤音瀣。《說文》法有罪也。《玉篇》推劾也。《廣韻》推窮罪人。《增韻》按劾也。《六書故》劾猶覈也,考劾其實也。《韻會》鞠也。《後漢·範滂傳》滂奏刺史權豪之黨二十餘人,尚書責滂所劾猥多。滂知意不行,投劾去。《註》自投其劾狀而去。

《集韻》勤力也。一曰勉也。

《唐韻》《正韻》胡得切《集韻》《韻會》紇則切,𠀤恆入聲。

《集韻》《類篇》《韻會》𠀤下改切,瀣上聲。義𠀤同。

说文解字

劾【卷十三】【力部】

法有辠也。从力亥聲。胡槩切

说文解字注

(劾)灋有辠也。法者、謂以法施之。廣韵曰。劾、推窮罪人也。从力。亥聲。按此字俗作𠜨、从刃。恐从刀則混於刀部之刻也。胡槩切。一部。亦入海韵、代韵。

【劾】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动词 检举、揭发不法行为。  【组词】:「弹劾」、「纠劾」。《史记.卷八八.蒙恬传》:「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
【劾】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检举、揭发不法行为。  【组词】:弹劾、纠劾
劾是一个汉字,基本意思是从力,亥声,本义为审理,判决。

劾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hé

总画数:8

部首:力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