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黄草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黄草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huáng cǎo xiá 西 chuán guī chì jiǎ shān xià xíng rén
qín zhōng 驿 shǐ 使 xiāo shǔ dào bīng yǒu shì fēi
wàn qiū fēng chuī jǐn shuǐ shuí jiā bié lèi shī 湿 luó
chóu jiàn zhōng kān wén dào sōng zhōu bèi wéi
  • 古诗简介
  • 诗词译文
  • 诗词注解
  【朱注】观首二句,乃夔州作无疑。黄鹤疑松州被围,谓广德二年事,因以秦中驿使为李之芳使吐蕃,蜀道兵戈为徐知道据剑阁,全解俱谬。今以旧编正之。单复编在大历元年之秋。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人行稀①。秦中驿使无消息②,蜀道兵戈有是非③。万里秋风吹锦水④,谁家别泪湿罗衣⑤。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此章为蜀中兵乱而作也。上四刺崔旰,下四忧吐蕃。船不归,水阻也。行人稀,陆梗也。无消息,未闻朝命区处。有是非,郭崔互有曲直。锦江别泪,忆旧交之遭乱者。松州被围,则全蜀安危所系,故所忧不独在剑阁也。)

  ①黄草峡,在涪州上流四十里。赤岬山,在夔州府东北七里。《通鉴》:大历四年,涪州守捉使王守仙伏兵黄草峡。胡三省曰:黄草峡在涪州之西。《益州记》:涪州黄葛峡有相思崖,今名黄草峡。山草多黄,故名。《水经注》:赤岬山,公孙述所造,因山据势,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东高二百丈,西北高一千丈,南连基白帝,山甚高大,不生树木,其石悉赤。土人云:如人袒胛,故谓之赤甲山。②王粲为刘表书:“河山阻限,狼虎当路。虽遣驿使,或至或否。”③《吴越春秋》:“欲兴兵戈,以诛暴楚。”《庄子》:“无成心而有是非。”④万里桥,在成都。庾信诗:”锦水照簪裾。”⑤又:“别泪损横波。”何逊诗:“复恐湿罗衣。”朱鹤龄曰:考唐史,杜鸿渐至蜀,崔旰与杨子琳、柏茂林等各授刺史防御,而不正崔旰专杀主将之罪,故有兵戈是非之语。盖言崔乱成都,柏、杨讨之,其是非不可无辨也。然旰本建功西山,郭英乂通其妾媵,激之生变,其罪有不专在旰者。未几释甲,随鸿渐入朝,而吐蕃则岁岁为蜀患,故末语又不忧剑阁而忧松州也。松州先为吐蕃所陷,此云已被围,必中间严武又收复之。

-----------仇兆鳌 《杜诗详注》-----------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西边黄草峡水路阻隔,船不往来,赤甲山下陆路梗塞,也断行人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秦中驿使路断,失去朝廷外置的消息,而这场蜀中的兵乱还留下可辨的是非

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万里塞北的秋风,已来吹动锦江成都水浪,内外战乱中,谁家没有离别泪水溅湿衣服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先别愁剑阁内乱,它毕竟终可据守,且听说松州已被吐蕃兵所围,外患可忧

黄草峡:在涪州治所(今四川涪陵)西上游四十里处,因山多黄草,故名。

秦中:即关中。

蜀道兵戈:蜀中战乱。

有是非:有是非争议、辩解。

锦水:即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

别泪:离乱人的作别之泪。

剑阁:唐剑门县治所,今四川剑阁县东北。

松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

被围:指松州被吐蕃兵围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