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zuò qīng xiǎo lái shí bēi zǎo chūn
zhuǎn tiān chóu bàn gèng jué lǎo suí rén
hóng táo huā nèn qīng guī liǔ xīn
wàng xiāng yīng wèi hǎi shàng fēng chén
  • 古诗简介
  • 诗词译文
  • 诗词注解
  • 诗词赏析
  朱氏亦编在二年。

  力疾坐清晓①,来诗悲早春②。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③。红入桃花嫩,青是柳叶新。望乡应未巳,四海尚风尘④。

  (此据李诗而翻其意,全是自写己怀。下四,乃申明上戳。《杜臆》:言来诗但悲早春,我则有转添而更甚者。愁伴客,老随身,麾之不去,尤可悲也。且早春何必悲,当此桃嫩柳青,其景色亦正佳耳。但以四海犹乱,望乡未归,此我之所以闻诗而愈悲也。)

  ①力疾,扶病强起也。《魏志》:司马懿奏:“臣辄力疾将兵。”《晋书》:习凿齿力疾著论一篇。②刘琨诗序:“适足以彰来诗之益美耳。”陈子良诗:“故落早春中。”③客人二字,俱就自己言。④《汉书》:野无风尘之警。“柳青桃复红”,起于谢尚,袭用便成常语。梁简文诗云:“水照柳初碧,烟含桃半红。”乃借烟水以形其红碧。杜云:“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用归入二字写出景色之新嫩。皆是化腐为新之法。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正当扶病强起之际,忽接来诗为春天的旱来而悲哀。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因读来诗转添了自己的哀愁,又缘愁而更伤自己的日益衰老。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在大好的春天里,红色的桃花娇嫩吐艳,青色的杨柳新抽枝叶。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面对良辰美景我遥念故乡从未中断,想到四海之内仍战乱不已,风尘满布啊!

力疾:扶病强起。

风尘:指战乱。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下截申明上截,通首一气,抒写中有无限曲折。首联“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叙事,说扶病强起,几不知春至,因拜读亲友李表丈寄来的《早春》诗而引发了伤春之感。颔联“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转添春愁,又因愁伤老。见得伴客萧条,随人俯仰则更可悲,已透下望乡未已意。颈联“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写实,说岁序更新,桃嫩柳青,春色堪娱。“入”“归”二字,炼字极活,为句中之眼,字字皆响,与他人随意点缀者不同,是化腐为新之法。“入”“归”二字极生动、传神地写出早春的意蕴,写出生命的复苏与萌动。 两句实写春景,用笔舒缓,为下文铺垫。尾联“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回应上截,翻出已愁。说世乱未靖,归期无日,尤不免于伤春伤老。诗人由眼前春景更触动思乡之情。

全首只一“悲”字;连“红入桃花”、“青归柳叶”,俱作“悲”字用,不作“早春”佳字用。“转添”、“更觉”,切上“早春”,透下“红入”、“青归”字。当此桃花柳叶之时,而四海风尘,望乡复切,则客之愁而人之老可知,所以见起处“悲早春”“悲”字之妙也。曰“犹未已”、“尚风尘”,说明“转添”、“更觉”之故。诗中抒发了诗人伤春、伤老和流落他乡的羁旅之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