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有目共见

【拼音】: yǒu mù gòng jiàn
【注音】: 一ㄡˇㄇㄨˋㄍㄨㄥˋㄐ一ㄢˋ
【词性】: 成语。
【简体】: 有目共见
【繁体】: 有目共見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谓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有目共见[yǒumùgòngjiàn]⒈谓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引证解释
⒈谓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引清陈确《大学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郭沫若《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他的思想根据之薄弱是有目共见的。”
综合释义
指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他的思想根据之薄弱是~的。◎郭沫若《读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有目共见[@@@@@#####清.陈确〈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朱子反大得凭《大学》之势,而终以说胜阳明子,故其辨至今未息。」]@@@@@清.陈确〈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朱子反大得凭《大学》之势,而终以说胜阳明子,故其辨至今未息。」有目共见[@@@@@#####清.陈确〈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朱子反大得凭《大学》之势,而终以说胜阳明子,故其辨至今未息。」]有目共见[@@@@@#####清.陈确〈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朱子反大得凭《大学》之势,而终以说胜阳明子,故其辨至今未息。」]比喻极为清楚明显,众所周知。如:「近年来国家的进步与繁荣,是大家有目共见的。」也作「有目共睹」。
汉语大词典
谓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清陈确《大学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郭沫若《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他的思想根据之薄弱是有目共见的。”
国语辞典
比喻极为清楚明显,众所周知,如:「近年来国家的进步与繁荣,是大家有目共见的。」也作「有目共睹」。有目共见[yǒumùgòngjiàn]⒈比喻极为清楚明显,众所周知。也作「有目共睹」。例如:「近年来国家的进步与繁荣,是大家有目共见的。」成语解释有目共见
成语词典版
01.清.陈确〈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朱子反大得凭《大学》之势,而终以说胜阳明子,故其辨至今未息。」
其他释义
指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出处
清·陈确《大学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
近义词
有目共睹
有目共见

台儿庄大战,川军的作用是有目共见的。

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

说完这话,顾枫拔剑便向自己的左臂斩去,出手极快,诚心实意有目共见

台儿庄大战,川军的作用是有目共见的。(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78260/造句网)

他的思想根据之薄弱是有目共见的。◎郭沫若《读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

更多 >>

字义分解

yǒu

[ yǒu ]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 yòu ]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gòng

[ gòng ]

1.  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3.  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

4.  总计,合计:共计。总共。

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gōng ]

1.  古同“恭”,恭敬。

2.  古同“供”,供奉,供给。

jiàn

[ jiàn ]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