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自拟

下一个:泥沙俱下

泥涂

【拼音】: ní tú
【注音】: ㄋ一ˊㄊㄨˊ
【结构】: 泥(左右结构)涂(左右结构)
【繁体】: 泥塗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亦作“泥涂”。亦作“泥途”。污泥;淤泥。泥泞的道路。比喻卑下的地位。污浊。亦指视为污浊;轻贱。比喻灾难、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灾难、困苦之中。见“泥涂”。
基础解释
见/'泥涂/'。
引证解释
⒈亦作“泥涂”。亦作“泥途”。⒉污泥;淤泥。引《庄子·田子方》:“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於隶也。”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每岁农隙当僦人濬湖,积其泥涂,以为丘阜。”⒊泥泞的道路。引《六韬·励军》:“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清南潜《听雨》诗:“前宵松月疑尘梦,明日泥涂听屐声。”应修人《梅雨后第一回晓游的路上要荷、舜、彦们吹箫》诗:“朝霞虽淡了晓星虽沉,露草瀼瀼的泥涂浑浑。”⒋比喻卑下的地位。引《左传·襄公三十年》:“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明王錂《春芜记·访友》:“泥途敛翮,空自望丹霄。”《红楼梦》第九十回:“同在泥涂多受苦,不知何日向清虚!”郭沫若《恢复集·我看见那资本杀人》:“但一回念到我的妻儿五口,我只好还是曳尾于泥涂。”⒌污浊。亦指视为污浊;轻贱。引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六:“自谓‘银艾非吾事’,可见其泥涂轩冕之意。”⒍比喻灾难、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灾难、困苦之中。见“泥涂”。引南朝梁何逊《与建安王谢秀才笺》:“州民泥涂,何逊死罪。”《水浒后传》第三八回:“凡人遭逢横祸,便当申救,使出泥涂。”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二节:“而公亦慨然欲以慈仁怛惻之怀,拯吾数百兆困离庶民於泥涂;而登之袵席。”
网络解释
泥涂汉语词汇。亦作“泥途”。
释义
1、污泥;淤泥。2、泥泞的道路。3、比喻卑下的地位。4、污浊。亦指视为污浊;轻贱。5、比喻灾难、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灾难、困苦之中。
综合释义
亦作“泥涂”。亦作“泥途”。污泥;淤泥。《庄子·田子方》:“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於隶也。”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每岁农隙当僦人濬湖,积其泥涂,以为丘阜。”泥泞的道路。《六韬·励军》:“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清南潜《听雨》诗:“前宵松月疑尘梦,明日泥涂听屐声。”应修人《梅雨后第一回晓游的路上要荷、舜、彦们吹箫》诗:“朝霞虽淡了晓星虽沉,露草瀼瀼的泥涂浑浑。”比喻卑下的地位。《左传·襄公三十年》:“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明王錂《春芜记·访友》:“泥途敛翮,空自望丹霄。”《红楼梦》第九十回:“同在泥涂多受苦,不知何日向清虚!”郭沫若《恢复集·我看见那资本杀人》:“但一回念到我的妻儿五口,我只好还是曳尾于泥涂。”污浊。亦指视为污浊;轻贱。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六:“自谓‘银艾非吾事’,可见其泥涂轩冕之意。”比喻灾难、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灾难、困苦之中。南朝梁何逊《与建安王谢秀才笺》:“州民泥涂,何逊死罪。”《水浒后传》第三八回:“凡人遭逢横祸,便当申救,使出泥涂。”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二节:“而公亦慨然欲以慈仁怛惻之怀,拯吾数百兆困离庶民於泥涂;而登之袵席。”见“泥涂”。
网友释义
亦作“泥涂”。亦作“泥途”汉语词汇。拼音:nítú释义:1、污泥;淤泥。2、泥泞的道路。3、比喻卑下的地位。4、污浊。亦指视为污浊;轻贱。5、比喻灾难、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灾难、困苦之中。
汉语大词典
亦作“泥涂”。亦作“泥途”。(1).污泥;淤泥。《庄子·田子方》:“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每岁农隙当僦人浚湖,积其泥涂,以为丘阜。”(2).泥泞的道路。《六韬·励军》:“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清南潜《听雨》诗:“前宵松月疑尘梦,明日泥涂听屐声。”应修人《梅雨后第一回晓游的路上要荷、舜、彦们吹箫》诗:“朝霞虽淡了晓星虽沉,露草瀼瀼的泥涂浑浑。”(3).比喻卑下的地位。《左传·襄公三十年》:“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明王錂《春芜记·访友》:“泥途敛翮,空自望丹霄。”《红楼梦》第九十回:“同在泥涂多受苦,不知何日向清虚!”郭沫若《恢复集·我看见那资本杀人》:“但一回念到我的妻儿五口,我只好还是曳尾于泥涂。”(4).污浊。亦指视为污浊;轻贱。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六:“自谓‘银艾非吾事’,可见其泥涂轩冕之意。”(5).比喻灾难、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灾难、困苦之中。南朝梁何逊《与建安王谢秀才笺》:“州民泥涂,何逊死罪。”《水浒后传》第三八回:“凡人遭逢横祸,便当申救,使出泥涂。”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二节:“而公亦慨然欲以慈仁怛恻之怀,拯吾数百兆困离庶民于泥涂;而登之衽席。”
国语辞典
泥泞的道路。
其他释义
1.见'泥涂'。
泥涂

众庶之情,莫不欲苟安无事而保身自便者,孰肯淹留辛苦于泥涂横潦之中。

坦白质朴的忠诚,是用不着浮文虚饰的;可是没有真情的人,就像一匹尚未试步的倔强的弩马,表现出一副奔腾千里的姿态,等到一受鞭策,就会颠踬泥涂,显出庸劣的本相。

“忧国不谋身”,多情应笑我曳尾泥涂之人缺乏报国激情。

菜粉蝶喜欢芥末油的味道,柑橘凤蝶喜欢烂苹果的味道,冯玉铁就把芥末油和捣烂的苹果泥涂在蝴蝶出没地的植物上,然后他躲在一角举着小网守株待兔。

叶小林告诉笔者,道人山地处白岩山外侧海域,泥涂长年被海水浸泡,土质含水量高,浅滩淤泥如同一块巨大的“水豆腐”。

桃夭夭端详匣子,发现底边确有篆文,当即用污泥涂抹,把盒底全被涂黑,一股白烟从盖缝里透出,转眼消逝。 

作将,冬日不服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张盖幔,出隘塞、过泥涂,将先下步。

灶头,有泥涂灶、焖头灶,单、双、三腿灶。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更多 >>

字义分解

[ ní ]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

2. 像泥的东西: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

[ nì ]

1. 涂抹:泥墙。泥缝儿(fèngr )。

2. 固执,死板: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守。

(1)(动)使油漆、颜色、脂粉、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粉|~药。

(2)(动)(动)乱写或乱画;随意地写字或画画:~抹。

(3)(动)(动)抹去:~改|~料。

(4)(动)(名)〈书〉泥:~炭。

(5)(动)(名)海涂。

(6)(动)同途。

(7)(动)姓。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