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面目

【拼音】: miàn mù
【注音】: ㄇ一ㄢˋㄇㄨˋ
【词性】: 名词。
【结构】: 面(独体结构)目(独体结构)
【简体】: 面目
【繁体】: 面目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面目miànmù。(1)相貌。(2)事物的外表、形态;面貌。(3)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4)指面子、脸面。面目[miànmù]⒈相貌。例面目可憎。英appearance;face;features;⒉事物的外表、形态;面貌。例还其本来面目。入世之面目。——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忠烈之面目。英look;⒊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例显出庐山真面目。英colors;⒋指面子、脸面。例愧无面目见人。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清·邵长蘅《青门剩稿》英self-respect;
基础解释
(名)①同“面貌”①:~狰狞|~可憎。[近]面目。②同“面貌”②:政治~|不见庐山真~。[近]面目。③面子;脸面:任务完不成,我有何~见同志们。
引证解释
⒈面孔;面貌。引《诗·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视人罔极。”《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泗州被围凡七月,守城者不得寐,面目皆生疮。”《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韩道国到家,拜了家堂,脱了衣裳,净了面目,夫妻二人,各诉离情一遍。”丁西林《一只马蜂》:“﹝余小姐﹞姿态美丽,面目富有表情,服装精致。”⒉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引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三:“王徽之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目耸然。’”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沉德符《野获编·勋戚·世官》:“我本书生起家,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胡适《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一:“明代《水浒》面目,遂得重睹。”⒊面子;颜面。引《国语·吴语》:“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汉书·王陵传》:“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於地下乎!”《水浒传》第三七回:“众囚徒见宋江有面目,都买酒来与他庆贺。”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⒋情面。引《三国演义》第六六回:“云长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网络解释
面目(汉语词汇)面目,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面孔;面貌。《诗·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视人罔极。”《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泗州被围凡七月,守城者不得寐,面目皆生疮。”《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韩道国到家,拜了家堂,脱了衣裳,净了面目,夫妻二人,各诉离情一遍。”丁西林《一只马蜂》:“﹝余小姐﹞姿态美丽,面目富有表情,服装精致。”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三:“王徽之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目耸然。’”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沉德符《野获编·勋戚·世官》:“我本书生起家,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胡适《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一:“明代《水浒》面目,遂得重睹。”面子;颜面。《国语·吴语》:“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汉书·王陵传》:“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於地下乎!”《水浒传》第三七回:“众囚徒见宋江有面目,都买酒来与他庆贺。”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情面。《三国演义》第六六回:“云长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网友释义
面目,汉语词汇。拼音:miànmù指相貌;事物的外表、形态;面貌。
汉语大词典
(1).面孔;面貌。《诗·小雅·何人斯》:“有腼面目,视人罔极。”《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泗州被围凡七月,守城者不得寐,面目皆生疮。”《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韩道国到家,拜了家堂,脱了衣裳,净了面目,夫妻二人,各诉离情一遍。”丁西林《一只马蜂》:“﹝余小姐﹞姿态美丽,面目富有表情,服装精致。”(2).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三:“王徽之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目耸然。’”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沈德符《野获编·勋戚·世官》:“我本书生起家,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胡适《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一:“明代《水浒》面目,遂得重睹。”(3).面子;颜面。《国语·吴语》:“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汉书·王陵传》:“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水浒传》第三七回:“众囚徒见宋江有面目,都买酒来与他庆贺。”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4).情面。《三国演义》第六六回:“云长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国语辞典
容貌、相貌。面目[miànmù]⒈容貌、相貌。引《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谁知除了眼镜,两眼模糊,反辨不出那人的面目。」近面貌面孔面容嘴脸⒉面子、体面。引《国语·吴语》:「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英语appearance,facialfeatures,look德语Erscheinung(S)​,Antlitz(S)​法语caractère,aspect
辞典修订版
容貌、相貌。《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谁知除了眼镜,两眼模糊,反辨不出那人的面目。」面子、体面。《国语.吴语》:「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
辞典简编版
容貌、相貌。 【造句】面目可憎、面目狰狞体面、面子。 【造句】做了这么多错事,他自觉没有面目再去见师长。比喻事物的景像或状态。 【造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诗)
其他释义
①相貌:面目可憎。②事物的外在状况;表面:面目一新|庐山真面目。③面子;脸面:没有面目见老朋友。
近义词
嘴脸 仪表 容貌 面容 面貌 脸蛋 像貌 相貌 脸庞 面庞 脸孔 面孔 芳容
近义词
模样 姿色 姿首
面目

啊呀呀,这个秋天,你要把我折磨成啥样才肯罢休啊,你整得我面目全非要我怎么出门见人!

那一个人,是既会从这些榛莽丛杂的山上看到和蔼可亲的面目,那么他的趣味会是怎么一种样子呢?

两人已经面目全非,哀号不已。

正午也许太过闷热。鸟儿哀号了一声便箭似的坠落在伞般的大树上。大树的抖动与鸟儿起伏不定的心跳相互应和着,显得像一个晃动的、面目狰狞的魔鬼,它的影子也在逐渐拉长。

在挨肩擦背之下,四肢俯地,冰椎刺杀,死得面目全非,血肉模糊。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列宁以他明察秋毫的洞察力,毅然决定,抢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之前发动起义,出其不意地夺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机会主义者们的阴谋,彻底撕下了他们的”革命领导者”的面纱,暴露了他们背叛人民、背叛革命的真面目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面热爱它。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并热爱它。

爱恨的面目虽然有所不同,本质却是一样的,一个爱情激烈的人通常仇恨也很激烈。仇恨的仙人掌通常是开在爱的沙漠;博爱的莲花却是从仇恨的污泥中穿越。人不必一定断除爱恨,但人要努力地使爱澄澈如清晨的的水面,使恨明朗如午后的微风。

街道目前为止还看不出来,被一层一层皑皑白雪覆盖,已经失去了本来面目

更多 >>

字义分解

miàn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