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击节

【拼音】: jī jié
【注音】: ㄐ一ㄐ一ㄝˊ
【结构】: 击(独体结构)节(上下结构)
【简体】: 击节
【繁体】: 擊節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谓出使。节,符节,使者的凭证。打拍子。形容十分赞赏。击节[jījié]⒈谓出使。节,符节,使者的凭证。打拍子。形容十分赞赏。
基础解释
(书)(动)打拍子:~唱和|~称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极为赞赏)。
引证解释
⒈谓出使。节,符节,使者的凭证。引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八》:“古之君子,遇有为之时,不能默然而止,击节驱驰,有事四方者,盖为斯也。”《宋书·庾登之传》:“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登之击节驱驰,退告刘穆之,以母老求郡。于时士庶咸惮远役,而登之二三其心,高祖大怒,除吏名。”⒉打拍子。引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晋书·乐志下》:“魏晋之世,有孙氏善歌旧曲,宋识善击节唱和。”唐白居易《琵琶行》:“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飜酒污。”⒊形容十分赞赏。引《三国志·蜀志·马良传》:“良留荆州,与亮书曰:‘……此乃管絃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宋陈亮《题<喻季直文编>》:“四君子者尤工於诗,余病未能学也。然皆喜为余出,余亦能为之击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闈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茅盾《锻炼》八:“‘对,对!’谢林甫这番话还没完,王保长已经击节赞赏起来。”
网络解释
击节击节,汉语词汇。
释义
1、指打拍子。2、后用来形容对别人的诗、文或艺术等的赞赏。3、谓出使。
综合释义
谓出使。节,符节,使者的凭证。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八》:“古之君子,遇有为之时,不能默然而止,击节驱驰,有事四方者,盖为斯也。”《宋书·庾登之传》:“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登之击节驱驰,退告刘穆之,以母老求郡。于时士庶咸惮远役,而登之二三其心,高祖大怒,除吏名。”打拍子。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晋书·乐志下》:“魏晋之世,有孙氏善歌旧曲,宋识善击节唱和。”唐白居易《琵琶行》:“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飜酒污。”形容十分赞赏。《三国志·蜀志·马良传》:“良留荆州,与亮书曰:‘……此乃管絃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宋陈亮《题<喻季直文编>》:“四君子者尤工於诗,余病未能学也。然皆喜为余出,余亦能为之击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闈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茅盾《锻炼》八:“‘对,对!’谢林甫这番话还没完,王保长已经击节赞赏起来。”
网友释义
击节,指打拍子。后用来形容对别人的诗、文或艺术等的赞赏。
汉语大词典
(1).谓出使。节,符节,使者的凭证。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八》:“古之君子,遇有为之时,不能默然而止,击节驱驰,有事四方者,盖为斯也。”《宋书·庾登之传》:“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登之击节驱驰,退告刘穆之,以母老求郡。于时士庶咸惮远役,而登之二三其心,高祖大怒,除吏名。”(2).打拍子。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晋书·乐志下》:“魏晋之世,有孙氏善歌旧曲,宋识善击节唱和。”唐白居易《琵琶行》:“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3).形容十分赞赏。《三国志·蜀志·马良传》:“良留荆州,与亮书曰:‘……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宋陈亮《题〈喻季直文编〉》:“四君子者尤工于诗,余病未能学也。然皆喜为余出,余亦能为之击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茅盾《锻炼》八:“‘对,对!’谢林甫这番话还没完,王保长已经击节赞赏起来。”
国语辞典
打拍子。又用于表示得意或赞赏之意。击节[jíjié]⒈打拍子。又用于表示得意或赞赏之意。引《三国志·卷三九·蜀书·马良传》:「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唐·白居易〈琵琶行〉:「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⒉鼓励节操。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后生击节,懦夫增气。」
辞典修订版
打拍子。又用于表示得意或赞赏之意。《三国志.卷三九.蜀书.马良传》:「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锺期,敢不击节。」唐.白居易〈琵琶行〉:「钿头云篦 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鼓励节操。《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后生击节,懦夫增气。」
其他释义
打拍子,表示得意或赞赏:~叹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近义词
赞叹
击节

国人听聆之后,拍案叫绝,击节赞赏,胸中热血翻滚,有难以遏制之势。

在布歇的画笔下,谈情说爱的浪漫情节、白皙粉嫩的女子裸体以及性情中人的放荡无忌,均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为之击节叹赏。

演唱时只有梆子击节、锣鼓伴奏,故又称“千板秧歌”

银色面具下,那一双眼睛平静无波地凝视他,孟明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同是一榜出身的武将,也曾夜半斗酒,击节而歌。

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万历丁酉试顺天,,击节称赏。

今日方见前辈击节而歌,才觉小子的无知,因而小子自此再无颜诵之!

书实为育吾后辈儿孙所作,有不喜咒骂者,以掌击其臀;有击节称妙者,以鞋掌其嘴;今华夏为文者,皆非走兽畜牲,其孝诚者。

那个人!你还记得上次多宝阁与瑞星商会比试吧?他们拿出来的诺盾与破空梭同样令人击节称叹,这就足以证明他们背后站着一名神奇的术炼师了。

更多 >>

字义分解

(1)(动)打;敲打:~鼓|~掌|旁敲侧~。

(2)(动)攻打:袭~|游~|声东~西。

(3)(动)碰;接触:冲~|撞~|目~(亲眼看见)。

jié

[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 jiē ]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