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chí

【笔画】:15

【部首:】:

【注音:】:ㄔˊ

【部外笔画:】:11

【字型分析:】:左上包围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FITI

【统一码UNICODE:】:6F26

【仓颉:】:JKME

上一个:

下一个:

十五

笔顺

1

横

2

横

3

竖

4

撇

5

点

6

撇

7

横

8

撇

9

点

10

横

11

撇

12

竖钩

竖钩

13

横撇

横撇

14

撇

15

捺

基本解释

(鱼或龙的)涎沫。

详细解释

名词

(1) 渗流

漦,顺流也。——《说文》

卜请漦而藏之。——《国语·郑语》。注:“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

漦血也。——《汉书·五行志》

(2) 鱼或龙之类的涎沫 。如:漦龙(吐涎沫的龙。也称作恶龙)

(3) 古水名

漦,水名。——《说文》。 朱骏声通训定声: 陕西乾州武功县南有古 漦城,疑其地有 漦水。

康熙字典

漦【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俟甾切,音狋。《說文》順流也。一曰水名。

《爾雅·釋言》漦盝也。《李巡云》吐沫漦也。

《集韻》升基切,音䀢。

充之切,音蚩。

陵之切,音釐。

魚其切,音疑。義𠀤同。

郎才切,音來。地名,在扶風美陽。《史記·樊噲傳》從攻雍漦城。通作斄,又作釐。

湯來切,音胎。與邰同。

棧山切,魚龍身濡滑者。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漦【卷十一】【水部】

順流也。一曰水名。从水𠩺聲。俟甾切

说文解字注

(漦)順流也。順下之流也。釋言曰。漦、盝也。盝同漉酒之漉。國語、史記龍漦。韋昭曰。漦、龍所吐沫。按龍沫必徐徐漉下。故亦謂之漦。一曰水名。未詳。从水。𠩺聲。俟甾切。一部。

辞典解释
【漦】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动词 顺流。《说文解字.水部》:「漦,顺流也。」
  • 名词 龙或鱼的唾液。《国语.郑语》:「卜请其漦而藏之,吉。」三国吴.韦昭.注:「漦,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文选.班固.幽通赋》:「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灭姬。」
百科解释
汉字生僻字,读音一直存在争议,本义为口水

漦字相关知识

漦字组词造句
漦的字源演变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漦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香港明体

    香港明体

  • 日本明朝体

    日本明朝体

  • 韩国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