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léi

【笔画】:17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

【注音:】:ㄌㄟˊ

【笔顺编号:】:12341452444425121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13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上一个:

下一个:

十七

笔顺

1

横

2

竖

3

撇

4

点

5

横

6

点

7

横撇

横撇

8

竖

9

点

10

点

11

点

12

点

13

竖

14

横折

横折

15

横

16

竖

17

横

基本解释

(名)滚木;古代守城用的圆柱形的大木头;从城上推下打击攻城的人。

详细解释

名词

滚木,古代守城用的大圆木头,从城上推下打击攻城的人

立战棚,具炮檑,造器备。——《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檑,檑木也。自城上下之以压敌。”

康熙字典

檑【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集韻》盧回切,音雷。木名。

《類篇》同礌。《埤蒼》推石自高而下也。亦作雷。《周禮·秋官·職金疏》雷,守城捍禦之具。

《司馬相如·子虚賦》礧石相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櫑【卷六】【木部】

龜目酒尊,刻木作雲雷象,象施不窮也。从木畾聲。罍,櫑或从缶。𥃇,櫑或从皿。𦉩,籒文櫑。魯回切

说文解字注

(櫑)龜目酒尊。五經異義。韓詩說。金罍、大器也。天子以玉。諸侯、大夫以金。士以梓。古毛詩說。金罍、酒器也。諸臣之所酢。人君以黃金飾。尊大一碩。金飾龜目。葢刻爲雲靁之𧰼。許君曰。謹案韓詩說。天子以玉。經無明文。謂之罍者、取𧰼雲靁博施。故從人君下及諸臣同。按異義從古毛說。說文同也。故云龜目酒尊、刻本爲雲靁𧰼。爾雅。彝卣罍器也。小罍謂之坎。然則櫑有小大。燕禮。罍水在東。則罍亦以盛水。刻木作雲靁𧰼。句。𧰼施不竆也。從木。從畾。畾亦聲。此五字今補正。刻木至從畾、此述古毛說。說從木從畾之意也。刻爲龜目。又通體刻爲雲靁。古之刻雲如古文之?。刻靁如古文之?。所以刻爲雲靁者、以雲靁施澤不竆。人君之櫑、爲諸臣取酒自酢者。故𧰼之也。畾者、靁之省。凡許言畾聲、皆靁省聲也。魯回切。十五部。

辞典解释
【檑】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léi
怎么读:

  • 名词 古代用于防卫的一种圆柱形大木头,作战时从高处推下攻击敌人,俗称为「滚木」。《资治通监.卷二五二.唐纪六十八.懿宗咸通十一年》:「立战棚,具炮檑,造器备。」元.胡三省.注:「檑,檑木也。自城上下之以压敌。」

檑字相关知识

檑字组词
檑字组词造句
包含檑的诗句
檑字的书法
  • 毛泽东

    毛泽东

  • 毛泽东

    毛泽东

檑的字源演变
  • 小篆

    小篆

  • 楷体

    楷体

檑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香港明体

    香港明体

  • 日本明朝体

    日本明朝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