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jiǎn

【笔画】:12

【部首:】:

【注音:】:ㄐㄧㄢˇ

【部外笔画:】:7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DWGI

【繁简:】:简体

【反向繁简符号:】:ft

上一个:

下一个:

十二

笔顺

1

横

2

撇

3

竖

4

横折

横折

5

横

6

撇

7

捺

8

横

9

点

10

点

11

撇

12

横

基本解释

同“”。

康熙字典

鹼【亥集下】【鹵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魚占切《集韻》魚窆切,𠀤音驗。《說文》鹵也。

《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𠀤音籤。《廣韻》水和鹽也。

《廣韻》《集韻》𠀤古斬切,音減。義同。

《正字通》俗以竈灰淋汁曰鹼水,去垢穢。

石鹼。《本草》出山東濟寧諸處,土人採蒿蓼之屬,掘坎浸水,漉起爆乾,燒灰,以原水淋汁,入粉麪汁內,久則凝如石,可澣衣,狀類鹼,故亦得鹼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鹼【卷十二】【鹽部】

鹵也。从鹽省,僉聲。魚欠切文三

说文解字注

(鹼)鹵也。廣韵千廉切。水和鹽也。从鹽省。此篆明明从鹵。不知何以云从鹽省。僉聲。魚欠切。七部。

辞典解释
【硷】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jiǎn
怎么读:

  • 名词 化学上指在水溶液中可解离出氢氧根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亦指可供给电子或接受氢离子的化合物,如氨。
  • 名词 主要成分为碳酸钠的物质。性滑而味咸涩,可用来洗衣服、去油垢,为制造肥皂、玻璃等的原料。
【硷】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jiǎn
怎么读:

  • 化学上指在水溶液中进行电解时,能产生氢氧根的化合物。硷性溶液以石蕊试纸试之呈蓝色。
  • 一种主要成分为钠及钾的氢氧化物及碳酸盐的化学物质。性滑而味咸涩,这种物质能和酸中和形成盐。可用来清洁、去渍,为制造肥皂、玻璃等的原料。  【组词】:强硷具有腐蚀性,使用时千万要小心。
【硷】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化学上指在水溶液中进行电解时,能产生氢氧根的化合物。硷性溶液以石蕊试纸试之呈蓝色。
  • 一种化学物质。性滑而味咸涩,可用来清洁、去渍,为制造肥皂、玻璃等的原料。
【硷】的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基本字义
目录

硷(Alkali)

1. 科学家用pH值来表示酸和硷的程度。pH值从7~14都是硷,pH值越高,指硷性越高。有些硷会灼伤皮肤,有些安全,如清洁剂、消化药片、粉笔等。被蜜蜂螫到,会很疼,因为蜜蜂毒液中含有硷,这时候利用酸硷中和的原理应该要涂上一些醋,就会缓和疼痛。(注1)
2.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溶于水后呈现硷性,这种物质就称为硷性。(注2)
特质(注2)
1. 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特质就是硷性,而遇到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另外BTB的绿色指示剂加上硷性水溶液的话就会变成蓝色。另外酚酞指示剂加上硷性水溶液后会变成红色,而酚酞指示剂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即使加上酸性水溶液也不会变色。
2. 碰到手指会觉得滑滑的-这是因为硷性水溶液具有破坏蛋白质的性质。
3. 将氢气化钠溶液到在几块镁片上,会发出一阵猛烈的嘶嘶声,反应形成氢气和氢氧化镁。
碳酸钾
用热水浸泡向日葵、蚕豆、玉米棒等含钾较多植物所烧的灰,用布过滤,将滤液放锅内蒸发到乾。冷却,用少量水溶解,过滤后蒸发到乾,可得碳酸钾晶体,因此可见,从陆地上的植物中可以取得碳酸钾。(注1)
灭火器
灭火装置,机内所含的酸和碳酸氢钠混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当开关打开,二氧化碳迅速膨胀,并从喷口压出扑灭火焰。这些灭火器就是依据酸硷中和的性质来达到灭火作用。(注1)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硷
英文关键字: Alkali


参考书目
注1:科学百科,常和主编,初版,汉宇国际文化,2005。
注2:新世代基础科学讲义,左卷健男执笔,谢铭玉译,初版,远观2006,第一册平装。

硷字相关知识

包含硷的诗句
硷的字源演变
  • 楷体

    楷体

硷的字源演变
  • 中国大陆宋体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台湾细明体

  • 旧字形

    旧字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