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yóu

【笔画】:10

【部首:】:

【结构:】:上下

【注音:】:ㄙㄨˋ,ㄧㄡˊ

【繁简对应:】:

【五笔:】:ASGF

【部外笔画:】:7

【统一码:】:83A4

【仓颉:】:XTMCW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横

2

竖

3

竖

4

横

5

竖

6

横折

横折

7

撇

8

竖折

竖折

9

横

10

横

基本解释
[ sù ]

1. 古代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

2. 酒器的塞子。

[ yóu ]

1. 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

康熙字典

莤【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韻會》《正韻》𠀤同𦄲。《周禮·天官》甸師:祭祀共蕭茅。《註》蕭字或爲莤,莤字讀爲𦄲。

《詩·小雅》有酒湑我。《傳》湑,莤之也。《箋註》謂以茅泲之而去其糟也。

《類篇》莤,榼上塞也。

《唐韻古音》莤茅之莤,亦作蕭音讀。

《集韻》夷周切,音由。水草。《爾雅·釋草》莤,蔓于。《註》生水中。一名軒于,江東呼爲莤。

以九切,音酉。草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莤【卷十四】【酉部】

禮祭,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是爲莤。象神歆之也。一曰莤,榼上塞也。从酉从艸。《春秋傳》曰:“尔貢包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莤酒。”所六切

说文解字注

(莤)禮。句。祭束茅加於祼圭。而灌鬯酒。是爲莤。像神㱃之也。飲字各本作歆。非。今依韵會正。周禮甸師。祭祀共蕭茅。鄭大夫云。蕭或爲莤。莤讀爲縮。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滲下去。若神飲之。故謂之縮。縮、浚也。故齊桓公責楚不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許說本鄭大夫也。惟鄭不言是祼儀耳。許云加於祼圭者、謂加於祼圭之勺也。从酉艸。以酒灌艸會意也。所六切。三部。按周禮、禮記內則二鄭所引左傳皆作縮。然則縮者、古文叚借字。莤者、小篆新造字。故毛公伐木傳曰。湑、莤之也。以藪曰湑。說者謂藪艸也。而周禮蕭茅或作莤。皆漢人所用字。或疑古文酉作丣。則莤卽艸部之𦯄。故古文尙書以𦯄爲縮。不知汗𥳑所載古文尙書皆妄人所爲。好言六書而不知其所以然者也。春秋傳曰。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供。無㠯莤酒。春秋僖四年左氏傳文。偁之以證縮酌用茅也鄭大夫注周禮、鄭注郊特牲引傳皆作縮酒。傳固二本不同。一曰莤、𣖁上𡫳也。?各本作塞。乃邊塞字耳。榼、酒器也。以艸窒其上孔曰莤。此別一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