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mèi

【笔画】:8

【部首:】:

【注音:】:ㄇㄟˋ

【部外笔画:】:5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IFIY

【统一码UNICODE:】:6CAC

【仓颉:】:EJD

上一个:

下一个:

笔顺

1

点

2

点

3

提

4

横

5

横

6

竖

7

撇

8

捺

基本解释

商朝的都城,又称朝歌(Zhāogē),在今河南汤阴南。

详细解释

名词

古地名 。春秋时卫国的一邑。在今河南淇县南

形容词

通“昧”。昏暗

丰其沛,日中见沬。——《易·丰》。注:“沬,微昧之明也。”

康熙字典

沬【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湏《廣韻》《集韻》莫貝切《韻會》《正韻》莫佩切,𠀤音妹。衞邑名。《詩·鄘風》沬之鄕矣。亦作妹。《書·酒誥》明大命于妹邦。

《易·豐卦》日中見沬。《註》王氏曰:微昧之明也。薛氏曰:斗之輔星。

《廣韻》《集韻》𠀤無沸切,音未。水名。

《唐韻》荒內切《集韻》呼內切《正韻》呼對切,𠀤音誨。《說文》灑面也。通頮。

作靧。《禮·內則》面垢燂潘請靧,足垢燂湯請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沬【卷十一】【水部】

洒面也。从水未聲。湏,古文沬从頁。荒內切

说文解字注

(沬)洒面也。律歷志引顧命曰。王乃洮沬水。師古曰。沬、洗面也。禮樂志。霑赤汗。沬流赭。晉灼曰。沬、古靧字。檀弓。瓦不成味。鄭云。味當作沬。沬、靧也。按此沬謂瓦器之釉、如洗面之光澤也。从水。未聲。荒內切。十五部。

辞典解释
【沬】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mèi
怎么读:

  • 名词 地名。春秋时卫邑,故址在今国内河南省淇县。
  • 名词 微明之光。《易经.丰卦.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周易音义》:「沬,微昧之光也。」
百科解释
"沬(mèi)"字。这是一个现代汉语中使用率很低,或者说是很冷僻的字,《新华字典》即未收此字。再加上它与"沫(mò)"字极其相似,很容易被误认。甚至电脑都将"沬""沫"混淆。甲骨文从「爪」从「皿」从「页」,象一人跪坐於盤皿前洗脸。金文从两「爪」,从倒「皿」,从「页」,从数点(◎)。「页」象人形而突出头部,全字象两手持皿倒水洗面之形。数点(◎)象水滴之形。

沬字相关知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