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qiāo

【笔画】:13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

【注音:】:ㄑㄧㄠ

【笔顺编号:】:2512121153135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6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上一个:

下一个:

十三

笔顺

1

竖

2

横折

横折

3

横

4

竖

5

横

6

竖

7

提

8

横

9

斜钩

斜钩

10

撇

11

横

12

撇

13

竖弯钩

竖弯钩
基本解释

(1)(动)抬起(腿);竖起(指头):~腿|~起拇指。

(2)(动)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脚。

(3)(名)高跷。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尧声。本义:举足)

(2) 同本义

蹻,举足行高也。从足,喬声。——《说文》

可蹻足而待也。——《汉书·高帝纪》

莫不蹻足抗首。——扬雄《长杨赋》

(3) 又如:跷蹄辇脚(高举脚,轻落足);跷着腿坐着;跷足(举足);跷腿(抬脚举步)

(4) 竖起 。如:跷大拇指夸他好

(5) 踮起脚后跟

跷起脚来,把一个一个脸面都看遍,哪个也不是菊英。—— 赵树理《三里湾》

(6) 又如:跷足(踮起脚跟)

(7) 跛

他一跷一拐地努力走着。——茅盾《脱险杂记》

(8) 又如:跷足(跛足);跷脚(跛足;瘸腿)

(9) 用同“翘”。向上昂起 。如:跷生生(翘竖尖耸的样子) 迈步;跨步 。如:跷蹀(犹奔走)

名词

(1) 高跷 。在传统戏剧、舞蹈中供表演者绑在脚上使用的一种木制道具,高者三四尺,低者尺余。如:跷工(戏曲、舞蹈演员踩着高跷训练步伐的基本功) “蹻”

(2) 另见jué

康熙字典

蹺【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去堯切《集韻》《韻會》丘祅切,𠀤音趫。《玉篇》舉足也。或作蹻。

《集韻》牽幺切,音鄡。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蹻【卷二】【足部】

舉足行高也。从足喬聲。《詩》曰:“小子蹻蹻。”居勺切

说文解字注

(蹻)舉足小高也。蹻高曡韵。各本作行高。晉灼注漢書高帝妃作小高。玄應引文穎曰。蹻猶翹也。又引三蒼解詁云。蹻、舉足也。丘消切。按今俗語猶然。从足。喬聲。丘消切。大徐居勺切。非也。二部。詩曰。小子蹻蹻。大雅文。毛曰。蹻蹻、驕皃。此引伸之義。

辞典解释
【跷】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qiāo
怎么读:

  • 动词 抬起、举起。  【组词】:「跷脚」、「跷起大拇指称赞。」《红楼梦.第九九回》:「李十儿坐在椅子上,跷着一只腿。」
  • 动词 死。  【组词】:「跷了」、「跷辫子」。
  • 名词 一种在传统戏剧、舞蹈中供表演者绑在脚上使用的木制道具。  【组词】:「跷工」、「踩高跷」。
【跷】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qiāo
怎么读:

  • 把脚向上抬起。  【组词】:把腿跷起来并不雅观。 ◎
  • 竖起。  【组词】:跷起大拇指。
  • 垫着脚尖,举起脚跟。  【组词】:跷起脚争看发生了什么事。
  • 溜、逃。  【组词】:跷家、跷课
  • 一种在传统戏剧、舞蹈中,供表演者绑在脚上使用的木制道具。  【组词】:高跷
【跷】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把脚向上抬起。  【组词】:「跷脚」。
  • 竖起。  【组词】:「跷起大拇指」。
  • 溜、逃。  【组词】:「跷家」、「跷课」。
  • A>高跷:一种民间舞蹈,表演者双脚绑在有踏脚的木棍上,边走边表演。  【组词】:「今晚的高跷表演真是太精采了!」B>指表演高跷用的木棍。
  • 蹊跷:事情怪异而违背常情。  【组词】:「仔细想来,这件事确有蹊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