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拼音】: mín

【笔画】:12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

【注音:】:ㄇㄧㄣˊ

【笔顺编号:】:551515152511

【部外笔画:】:9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XNAJ

上一个:

下一个:

十二

笔顺

1

撇折

撇折

2

撇折

撇折

3

提

4

横折

横折

5

横

6

竖提

竖提

7

横

8

斜钩

斜钩

9

竖

10

横折

横折

11

横

12

横

基本解释

(1)(名)古代穿铜钱用的绳。

(2)(量)指成串的铜线。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又作“緍”。从糸(),昏声。本义:钓鱼绳)

(2) 同本义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诗·召南·何彼秾矣》

(3) 又如:振缗(挥动钓丝);缗纶(钓鱼用的丝线)

(4) 古代穿铜钱的绳子

贾人缗线。——《史记》

(5) 又如:缗钱(用丝线串起来的钱);缗繦(穿钱的绳子。引申为钱)

(6) 古国名 。夏时之缗国,春秋时属宋,汉置东湣县,故址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

(7) 姓

量词

(1) 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钱千万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钱十万缗

动词

(1) 钓取鱼类 。如:缗鱼(钓鱼)

(2) 安装

言缗之丝。——《诗·大雅·抑》

(3) 又如:缗丝(安装弦线)

(4) 以衣物相覆 。如:缗系(脱衣相覆)

康熙字典

緡【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𠀤音珉。《正韻》彌鄰切,音民。《說文》釣魚𦅾也。《詩·召南》其釣維何,維絲伊緡。《爾雅·釋詁》緡,綸也。《註》繩也。江東謂之緡。

《說文》吳人解衣相被謂之緡。《詩·大雅》言緡之絲。《註》緡,被也。

錢貫也。《前漢·武帝紀》初筭緡錢。《註》緡,絲也,以貫錢也。

邑名。《左傳·僖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註》緡,宋邑。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

《集韻》呼昆切,音昏。義同。

《集韻》彌延切,音棉。通作緜。

《集韻》弭盡切,音泯。《莊子·則陽篇》雖使丘陵草木之緡。《音義》緡,盛也。

《莊子·在宥篇》當我緡乎。《音義》緡,泯合也。

《集韻》美隕切。愍或作緡。痛也。

辞典解释
【缗】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mín
怎么读:

  • 名词 钓鱼用的绳线。《诗经.召南.何彼襛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缗。」《文选.左思.吴都赋》:「结轻舟而竞逐,迎潮水而振缗。」
  • 名词 旧时穿钱的绳子。晋.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既龟贝积寝,缗襁专用。」
  • 名词 成串的钱。唐.张籍〈贾客乐〉诗:「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缗】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mín
怎么读:

  • 钓鱼用的绳线。
  • 旧时穿钱的绳子。
  • 成串的钱。
【缗】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钓鱼用的绳线。
  • 古时候串钱的绳子。因此称一串钱为「一缗」。
百科解释
缗,读mín,绳子的一种,用于将物品串联起来。本义为: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或者钓鱼绳。同时,缗也是中国姓氏之一。夏有“有缗国”,为夏桀所灭;商周有缗邑,属宋,曾为鲁楚所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