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热门搜索:
[ dùn ]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 dú ]

[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 dú ]

(2) ——“冒顿”(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chán yú)

(3) 另见dùn

[ dùn ]

动词

(1) (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2) 同本义

顿,下首也。——《说文》

二曰顿首。——《周礼·大祝》。注:“拜头叩地也。”

(3) 又如:顿颡(屈膝下拜,以额叩地,多在请罪投降时用);顿筑(以头或物撞地);顿头(磕头);顿膝(下跪)

(4) 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顿足失色。——《聊斋志异·促织》

牵衣顿足拦道哭。——唐· 杜甫《兵车行》

(5) 又如:顿脚;顿足(以足跺地。形容着急、悲痛的样子)

(6) 倒下,跌倒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

(7) 又如:顿仆(僵仆);顿落(低落);顿碌(折腾);顿毙(倒毙);顿擗(崩倒;倒塌)

(8) 放置;安放 。如:整顿,安顿;顿纲(整顿纲纪);顿放(安放);顿寄(寄存);顿备(准备)

(9) 止宿;屯驻 。如:顿兵(驻扎军队;休战,止兵);顿舍(屯戍,止息);顿息(休息);顿住(止宿;屯驻)

(10) 舍弃;废弃

文六龙顿辔。——《文选安陆昭王碑》

(11) 又如:顿脱(甩掉);顿罔(撤除围猎之网)

(12) 解 。如:顿缨(挣脱绳索);顿开(挣开;脱开)

(13) 暂停 。如:他顿了一下,接着又往下说;顿辔(停车);顿断(音节停顿间断);顿毂(停车);顿驾(停车);顿滞(停息滞留)

(14) 买 。如:顿下(买下)

形容词

(1) 劳累疲弊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

兵甲顿,士民病。——《韩非子·初见秦》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顿卒(困苦。也作顿悴);顿悴(困厄憔悴)

名词

(1) 宿食之所。也指宿食所需之物 。如:顿所(营房;馆舍)

(2) 在中国书法上指起笔落笔时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 。如: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顿笔(写字在折画处,用笔轻按,称顿笔)

(3) 次,回——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 。如:一天三顿饭;说了他一顿;一顿毒打;顿顿(每餐)

(4) 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

副词

(1) 立刻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亡国之恨顿生。——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顿喝一口家乡水;顿改前非;顿尔(忽然);顿豁(突然开朗);顿绝(一下子断绝);顿饱(一下子吃饱)

(3) 另见

頓【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困切,敦去聲。《說文》下首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𢷎,二曰頓首。《註》頓首,拜頭叩地也。

《博雅》頓,僵也。

《揚子·方言》頓愍,惛也。江湘之閒謂之頓愍。南楚飮毒藥懣亦謂之頓愍,猶中齊言眠眩也。

《增韻》貯也,宿食所也。《隋書·煬帝紀》每之一所,輒數道置頓。

《增韻》次也。

食一次也。《世說新語》襄陽羅友,嘗伺人祠乞食。往太蚤,主人問何得在此。答曰:聞卿祠,欲乞一頓食耳。《杜甫詩》頓頓食黃魚。

陡頓,遽也。《列子·天瑞篇》一氣不頓盡,一形不頓虧。

壞也。《左傳·襄四年》甲兵不頓。《註》頓,壞也。正義曰:頓,謂挫傷折壞,今俗語委頓是也。

止也。《史記·王翦傳》三日三夜不頓舍。

捨也。《曹植·七啟》頓網縱綱。《註》頓,捨也。縱,緩也。

地名。《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傳》丘一成爲頓丘。《前漢·地理志》頓丘縣屬東郡。《師古註》以丘名縣也。丘一成爲頓丘,謂一頓而成也。

國名。《春秋·僖二十五年》楚人圍𨻰,納頓子于頓。《前漢·地理志》南頓縣屬汝南郡。《註》故頓子國。頓迫於𨻰,其後南徙,故號南頓。

姓。《魏志·華陀傳》有頓子獻。

《集韻》徒困切《正韻》杜困切,𠀤音鈍。《集韻》不利也。《前漢·賈誼傳》芒刃不頓。《註》頓,讀曰鈍。

《韻會》《正韻》𠀤當沒切,音咄。《前漢·匈奴傳》單于太子曰冒頓。《註》冒,音墨。頓,音毒。

说文解字

頓【卷九】【頁部】

下首也。从頁屯聲。都困切

说文解字注

(頓)下首也。按當作頓首也。三字爲句。周禮太祝九?。一曰䭬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三者分別劃然。不當頓䭫二字皆訓之曰下首、明矣。鄭曰。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手、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吉拜、拜而後稽顙。謂齊衰不杖以下者。凶拜、稽顙而後拜。謂三年服者。玉裁按。九拜、以前三者爲體。後六者爲用。如六書以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者爲體。轉注、假借二者爲用也。凡經言拜手、言拜皆周禮之空首。手部?字下曰首至手、何注公羊傳曰頭至手曰拜手皆與周禮空首注合。凡經言稽首、小篆作䭫。古文作?。經傳無異偁。何注公羊云頭至地曰稽首、與周禮注合。凡經傳言頓首、言稽顙或單言顙皆九拜之頓首。何注公羊曰顙猶今叩頭、檀弓稽顙注曰觸地無容皆與周禮頓首注合。頭至手者拱手而頭至於手。頭與手俱齊心不至地。故曰空首。若稽首、頓首則拱手皆下至地。頭亦皆至地。而稽首尙稽遲。頓首尙急遽。頓首主於以顙叩觸。故謂之稽顙。或謂之顙。周禮之九拜不盡知。而稽首者、吉禮也。頓首者、凶禮也。空首者、吉凶所同之禮也。經傳立文。凡單言拜及下屬稽首稽顙。言拜、言拜手者、皆空首也。言拜手稽首者、空首而稽首也。言拜而後稽顙者、空首而頓首也。言稽顙而後拜者、頓首而空首也。言稽顙而不拜者頓首而不空首也。經於吉、賓嘉曰稽首。未有言頓首者也。於喪曰稽顙。亦未有言頓首者也。然則稽顙之卽頓首無疑矣。有非喪而言頓首者、非常事也。類乎凶事也。如申包胥之九頓首而坐。以國破君亡。穆嬴頓首於宣子。以太子不立。與季平子稽顙於叔孫昭子以君亡、昭公子家駒再拜顙於齊侯以失國、正同也。若陳無宇稽顙於欒施以排患釋難。禮之過也。無宇之詐也。沿至秦漢以頓首爲請罪之辭。中山策司馬喜之頓首、別於陰姬公之稽首。漢人文字存者。蔡邕戍邊上章云。朔方髡鉗徙臣邕稽首再拜上書皇帝陛下。末云。臣頓首死罪稽首再拜以聞。蔡質所記立宋皇后儀首云。尙書令臣嚻等稽首言。末云。臣囂等誠惶誠恐頓首死罪稽首再拜以聞。許沖進說文解字首云。召陵萬歲里公乘臣沖䭫首再拜上書皇帝陛下。末云。臣沖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辠死辠䭫首再拜以聞皇帝陛下。皆頓首與稽首分別。稽首爲對敭之辭。从𩑋。首叩地、故从

顿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dùn,dú

总画数:10

部首:页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