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chū guō miǎn cén zhēn wēi
háng liú shuǐ shé fāng
zàn gōng tāng xiū hǎo jìng xīn
zuó wǎng xiá shàng zuò shèng lùn yán zhōng
rán gòng xié shǒu tóng yuǎn
mén luó xiān dēng zhì yǎn xuàn fǎn
yào qiú yáng gāng nuǎn zhì yīn lǐng
chóu chàng lǎo téng shěn yín pán shù
bo wèi zhǎn zhàng huí qiě
céng diān luò zǎo màn duō
tiān hán niǎo guī yuè chū rén gèng jìng
shì yán bái guāng sōng mén gěng shū yǐng
pān juàn duǎn yǒng
míng rán lín zhōng xīn àn shí jǐng
shī jīng guó jiù tiān bǐng
cóng lái zhī yóu xìng jiāng jiǒng
shù zhé guān sāi dào guǎng 广 cún yǐng
zhī róng jiān jiē chén shì píng
yōu xún yuǎn yǒu zhū lǐng
chén guāng shāo méng lóng gèng yuè 西 nán dǐng
  • 古诗简介
  • 翻译
【鹤注】公乾元二年七月自华至秦,意欲居此,故寻置草堂地。西枝村,在秦近郭,有岩窦之胜,杉漆之利,赞公尝称之。公以关辅饥,弃之同谷,当是其年秋晚冬初作,故诗有天寒日短之句。

  出郭眄细岑①,披榛得微路②。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③。赞公汤休徒④,好静心迹素⑤。昨枉霞上作⑥,盛论岩中趣⑦。

  (此章,往西村寻地而作。首段,过访赞公,欲问西枝之胜也。《杜臆》:公欲得幽僻无人之境,故望细岑、涉流水以求之。溪止一水,以左右往来,故须屡渡。)

  ①刘曰:眄,斜视也。宋之问诗:“细岑互攒倚。”②赵至书:“步泽求蹊,披榛觅路。”郭璞《流寓赋》:“修焦丘之微路。”③王褒《四子讲德论》:“曲折不失节。”④【洙注】惠休上人,姓汤。⑤谢灵运诗:“心迹双寂寞。”晏曰:素,谓质素也。⑥霞上作,谓身伴云霞而作书相寄。梦弼谓才思挺出云霞之外。此另一说。江淹诗:“铄铄霞上景,懵懵云外山。”刘绘诗:“灼烁在云间,氤氲出霞上。”张正见诗:“凌云霞上起。”⑦【朱注】《后汉书》:“旌车之招,相望于岩中。”

  怡然共携手①,恣意同远步②。捫萝涩先登③,陟..眩反顾④。要求阳冈暖⑤,苦涉阴岭沍。惆怅老大藤,沉吟屈蟠树⑥。

  (次言共游村中,欲卜草堂之地也。涩先登,山高足倦。眩反顾,深入路迷。求阳、涉阴,自北至南。老藤蟠树,景状奇古,故徘徊憩息于其下。)

  ①《诗》:“携手同行。”②《西京赋》:“恣意所幸。”③范云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说苑》:“二子先登。”④《诗》:“陟则在..。”⑤颜延之诗:“阳冈团精气,阴谷泄烟寒。”师氏曰:山南向阳,故暖。山北背阴,故寒沍。⑥郭璞诗:“沉吟立夕阳。”虞世南《琵琶赋》:“屈蟠犀岭。”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①。层巅余落日②,草蔓己多露③。

  (末乃未得佳地,而回宿于土室也。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左思诗:“杖策招隐士。”②谢灵运诗:“筑观基层巅。”③卢子谅诗:“凝露沾蔓草。”

  其二

  天寒鸟已归①,月出山更静。土室延白光②,松门耿疏影③。跻攀倦日短④,语乐寄夜永⑤。明燃林中薪⑥,暗汲石底井。

  (此章,宿赞公土室而作。首段,叙暮夜景事。《杜臆》:起四句,可以入画。公足力已倦,而犹永夜晤语,兴趣自不可及。燃薪代烛,汲井烹茶,此山居清况。)

  ①鲍照诗:“天寒幽鸟归。”②【吴注】后汉袁闳,党事作,母老不能远遁,乃筑土室,潜居十八年。③谢灵运诗:“牵叶入松门。”④【赵注】天寒在冬,故日短夜永。《书》:“日短星昂。”⑤《天台赋》:“恣语乐以终日。”江淹诗:“夜永起怀思。”⑥《晋书》:毕諴夜燃薪读书。

  大师京国旧①,德业天机秉②。从来支许游③,兴趣江湖遇。数奇谪关塞④,道广存箕颍⑤。何知戎马间⑥,复接尘事屏⑦。

  (此志赞公高风,并及离合之感。尘事屏,言与屏迹尘事之人相接也。)

  ①王粲诔:“表扬京国。”②《晋书·文立传》:“雅有德业。”③【洙注】支遁字道林,讲《维摩经》。遁为法师,许询为都讲。④《史记》:李广数奇。孟康曰:“奇,只不耦也。”范筠诗:“数奇不可偶,性直谁能纡。”⑤后汉许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谢灵运云:“徐干有箕颖之心。”⑥《国语》:范文子立于戎马之前。⑦陶潜诗:“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幽寻岂一路,远色有诸岭。晨光稍膝胧①,更越西南顶。

  (末欲来朝寻胜,以遂草堂之愿。此与上章同格。)

  ①《景福殿赋》:“晨光内照。”支遁诗:“膝陇望幽人。”

-----------仇兆鳌 《杜诗详注》-----------

【鹤注】公乾元二年七月自华至秦,意欲居此,故寻置草堂地。西枝村,在秦近郭,有岩窦之胜,杉漆之利,赞公尝称之。公以关辅饥,弃之同谷,当是其年秋晚冬初作,故诗有天寒日短之句。

出郭眄细岑①,披榛得微路②。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③。赞公汤休徒④,好静心迹素⑤。昨枉霞上作⑥,盛论岩中趣⑦。

(此章,往西村寻地而作。首段,过访赞公,欲问西枝之胜也。《杜臆》:公欲得幽僻无人之境,故望细岑、涉流水以求之。溪止一水,以左右往来,故须屡渡。)

①刘曰:眄,斜视也。 宋之问诗:“细岑互攒倚。”②赵至书:“步泽求蹊,披榛觅路。”郭璞《流寓赋》:“修焦丘之微路。”③ 王褒《四子讲德论》:“曲折不失节。”④【洙注】惠休上人,姓汤。⑤ 谢灵运诗:“心迹双寂寞。”晏曰:素,谓质素也。⑥霞上作,谓身伴云霞而作书相寄。梦弼谓才思挺出云霞之外。此另一说。 江淹诗:“铄铄霞上景,懵懵云外山。” 刘绘诗:“灼烁在云间,氤氲出霞上。” 张正见诗:“凌云霞上起。”⑦【朱注】《后汉书》:“旌车之招,相望于岩中。”

怡然共携手①,恣意同远步②。捫萝涩先登③,陟..眩反顾④。要求阳冈暖⑤,苦涉阴岭沍。惆怅老大藤,沉吟屈蟠树⑥。

(次言共游村中,欲卜草堂之地也。涩先登,山高足倦。眩反顾,深入路迷。求阳、涉阴,自北至南。老藤蟠树,景状奇古,故徘徊憩息于其下。)

①《诗》:“携手同行。”②《西京赋》:“恣意所幸。”③ 范云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说苑》:“二子先登。”④《诗》:“陟则在..。”⑤ 颜延之诗:“阳冈团精气,阴谷泄烟寒。”师氏曰:山南向阳,故暖。山北背阴,故寒沍。⑥郭璞诗:“沉吟立夕阳。” 虞世南《琵琶赋》:“屈蟠犀岭。”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①。层巅余落日②,草蔓己多露③。

(末乃未得佳地,而回宿于土室也。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 左思诗:“杖策招隐士。”②谢灵运诗:“筑观基层巅。”③卢子谅诗:“凝露沾蔓草。”

其二

天寒鸟已归①,月出山更静。土室延白光②,松门耿疏影③。跻攀倦日短④,语乐寄夜永⑤。明燃林中薪⑥,暗汲石底井。

(此章,宿赞公土室而作。首段,叙暮夜景事。《杜臆》:起四句,可以入画。公足力已倦,而犹永夜晤语,兴趣自不可及。燃薪代烛,汲井烹茶,此山居清况。)

① 鲍照诗:“天寒幽鸟归。”②【吴注】后汉袁闳,党事作,母老不能远遁,乃筑土室,潜居十八年。③谢灵运诗:“牵叶入松门。”④【赵注】天寒在冬,故日短夜永。《书》:“日短星昂。”⑤《天台赋》:“恣语乐以终日。”江淹诗:“夜永起怀思。”⑥《晋书》:毕諴夜燃薪读书。

大师京国旧①,德业天机秉②。从来支许游③,兴趣江湖遇。数奇谪关塞④,道广存箕颍⑤。何知戎马间⑥,复接尘事屏⑦。

(此志赞公高风,并及离合之感。尘事屏,言与屏迹尘事之人相接也。)

① 王粲诔:“表扬京国。”②《晋书·文立传》:“雅有德业。”③【洙注】支遁字道林,讲《维摩经》。遁为法师,许询为都讲。④《史记》:李广数奇。孟康曰:“奇,只不耦也。”范筠诗:“数奇不可偶,性直谁能纡。”⑤后汉许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谢灵运云:“ 徐干有箕颖之心。”⑥《国语》:范文子立于戎马之前。⑦陶潜诗:“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幽寻岂一路,远色有诸岭。晨光稍膝胧①,更越西南顶。

(末欲来朝寻胜,以遂草堂之愿。此与上章同格。)

①《景福殿赋》:“晨光内照。”支遁诗:“膝陇望幽人。”
-----------仇兆鳌《杜诗详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