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夕烽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夕烽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fēng lái jìn měi bào píng ān
sài shàng chuán guāng xiǎo yún biān luò diǎn cán
zhào qín tōng jǐng guò lǒng jiān nán
wén dào péng lái diàn 殿 qiān mén kàn
  • 古诗简介
秦州诗。言西征烽火,言鼓角边郡,言城上胡笳,言候火悬军,

  皆忧吐蕃之乱。此望西方夕烽也。

  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①。塞上传光小②,云边落点残③。照秦通警急④,过陇自艰难⑤。(一云:焰销仍再灭,烟迥不胜寒。)闻道蓬莱殿,千门立马看。

  (一云:恐照蓬莱殿,城中几道看。此秦州而望夕烽也。平安、警急四字,为一诗之眼。上四,喜边方无事。下四,忧边警猝来。凡平安火,止用一炬,故传光少而落点残。若警急之报,则炬多光炽,便当照秦过陇矣。蓬莱立马,西看烽烟也。陇山在长安之西,秦州在陇山之西,吐蕃又在秦州之西,诗云“来不近”,起于塞外也,自塞上而秦陇,自秦陇而蓬莱,皆从西说向东,层次甚清。)

  ①【朱注】《唐六典》:凡烽侯所置,大率相去三十里,其放烽有一炬、二炬、三炬、四炬者,随贼多少而为差焉,近畿封二百七十所。按唐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矩,谓之平安火。《禄山事迹》:潼关失守,是夕平安火不至,帝惧焉。②蔡琰曲:“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③鲍照诗:“云边不可寻。”④《汉书》:备边防警急。曹植诗:“边城多警急。”⑤《杜臆》:失报有罪,误报有罪,故曰过陇艰难。

-----------仇兆鳌 《杜诗详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