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渼陂西南台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渼陂西南台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gāo tái miàn cāng bēi liù yuè fēng lěng
jiān jiā tiān shuǐ xiāng yǒng
huái 怀 xīn jiē yào xīn lǐng
fǎng 仿 xiàng shí jiāo rén kōng méng biàn tǐng
cuò zhōng nán cuì diān dǎo bái yǐng
qiú zēng guāng huī chéng líng é qǐng
láo shēng kuì yán zhèng wài zhāng bǐng
shì qīng huá liú gān miǎn
zhī guī shì shì bìng
shēn tuì 退 dài guān lǎo lái biàn 便 jìng
kuàng líng qiàn shù jié máo jiǒng
cóng piān zhōu nián zhú qīng jǐng
  • 古诗简介
  • 翻译
  此台,前游所未至者,故重游而记其胜。

  高台面苍陂①,六月风日冷②。兼葭离披去③,天水相与永④。怀新目似击⑤,接要心已领⑥。仿像识鲛人⑦,空濛辨鱼艇⑧。错磨终南翠⑨,颠倒白阁影⑩。崷崒增光辉(11),乘陵惜俄顷(12)。

  (首叙登台望陂之景。台高水阔,故觉风日生凉。台旷无翳,故见天水相连。《社臆》:冷者,风也,而兼言日;永者,水也,而兼言天。下语之妙,真笔端有画。目击心领,束上起下。鲛人意拟,故曰仿像。鱼艇遥瞻,故曰空濛。水漾山光,故曰错磨。山影水面,故曰颠倒。似此山水交辉,但惜俄顷登临耳。)

①谢惠连诗:“高台骤登践。”②《西京杂记》:“每好风日,幡旄光彩。”③《诗》:“兼葭苍苍。”鹤曰:萑之未秀者曰兼,苇之未秀者曰葭,至秋成,谓之萑苇。离披,见二卷。④【张远注】天水相永,即秋水共长天一色意。王粲《海赋》:“天与水际”⑤《庄子》:仲尼曰:“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⑥《魏志》:武帝纂兵书,曰《接要》。⑦《海赋》:“仿像其色。”《搜神记》: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纺,时从水中出,寄人家卖绡。⑧谢朓诗:“空濛如薄雾。”赵曰:言若无而空,若有而濛濛也。唐赵冬曦诗:“渔艇散湾曲。”【邵注】“小而长曰艇。”⑨束皙《补亡诗》:“粲粲门子;如磨如错。”潘岳《关中记》:其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之中都之南。⑩《诗》:“颠之倒之。”《通志》:紫阁、白阁、黄阁三峰,具在圭峰东。紫阁,旭日射之,烂然而紫。白阁阴森,积雪不融。黄阁不知所谓。三峰不甚远。(11)《西京赋》:“嵒峻崷崒。”郑曰:“崷崒,山峻貌。”曹植《登台赋》:“齐日用之光辉。”(12)《风赋》:“乘陵高城,入于深宫。”《江赋》:“倏忽数百,千里俄顷。”

  劳生愧严郑①,外物慕张邴②。世复轻骅骝③,吾甘杂■■④。知归俗所忌⑤,取适事莫并。身退岂待官⑥,老来苦便静⑦。况资菱芡足⑧,庶结茅茨迎⑨。从此具扁舟⑩,弥年逐清景(11)。

  (此有栖身物外之思。“身退岂待官”,结上劳生六句。“老来苦便静”,起下菱芡四句。杜诗每段各有关键如此。末句清景,包括上段所云。此章两段,各十二句,上段萧疏,下段沉郁。)

  ①《庄子》:“大块劳我以生。”嵇康《幽愤》诗:“仰慕严郑,乐道闲居。”《汉书》: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三辅决录》:子真,名朴;君平,名遵。②《庄子》:“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傅亮诗:“张邴结晨轨。”【邵注】张、邴,俱汉人。张仲蔚,所居蓬蒿没人。邴曼容,免官养志自修。③骅骝不遇知己,甘与蛙■杂居。蛙■,即水迁所闻者。骅骝,良马,周穆王八骏之一。《传》云:骅骝、騄耳,日驰三万。④《周礼》:蝈氏,掌去蛙邑。《国语》:蛙邑之与同渚。《说文》:■,即蛙。邑,大于■者,即青蛙也。⑤任昉《为王俭集序》:“穷崖而返,盈量知归。”《史·秦纪》:秦俗多忌。⑥《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⑦便静二字,本谢诗,而反用之。谢以便静为安闲,此以便静为阒寂,故觉其苦,而欲行乐陂间也。⑧《周礼》:“加笾之实,菱芡栗脯。”《说文》:“菱,楚谓之芰,秦谓之薢茩。”《武陵记》:三角四角曰芰、两角曰菱。芡,鸡头也。《方言》:“雨楚谓之鸡头。”⑨《罗含别传》:廨宇喧扰,乃立茅茨之室。⑩朱超道诗:“扁舟已入浪。”(11)蔡邕《王子乔碑》:“历载弥年,莫之能纪。”曹植诗;“明月澄清景。”朱鹤龄曰:此诗俱本谢康乐。“怀新目似击”,即谢诗“怀新道转回”也。“乘陵惜俄顷”,即谢诗“恒克俄顷用”也。“外物慕张邴”,即谢诗“外物徒龙蠖”,又诗“偶与张邴合,久欲还东山”也。“知归俗可忽”,即谢诗“适已物可忽”也。“取适事莫并”,即谢《山居赋》“随时取适”,又诗“万事难并欢”也。”身退岂待官”,即谢诗“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也。“老来苦便静”,即谢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也。公云“熟精《文选》理”,真不诬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此台,前游所未至者,故重游而记其胜。

高台面苍陂①,六月风日冷②。兼葭离披去③,天水相与永④。怀新目似击⑤,接要心已领⑥。仿像识鲛人⑦,空濛辨鱼艇⑧。错磨终南翠⑨,颠倒白阁影⑩。崷崒增光辉(11),乘陵惜俄顷(12)。

(首叙登台望陂之景。台高水阔,故觉风日生凉。台旷无翳,故见天水相连。《社臆》:冷者,风也,而兼言日;永者,水也,而兼言天。下语之妙,真笔端有画。目击心领,束上起下。鲛人意拟,故曰仿像。鱼艇遥瞻,故曰空濛。水漾山光,故曰错磨。山影水面,故曰颠倒。似此山水交辉,但惜俄顷登临耳。)
① 谢惠连诗:“高台骤登践。”②《西京杂记》:“每好风日,幡旄光彩。”③《诗》:“兼葭苍苍。”鹤曰:萑之未秀者曰兼,苇之未秀者曰葭,至秋成,谓之萑苇。离披,见二卷。④【张远注】天水相永,即秋水共长天一色意。 王粲《海赋》:“天与水际”⑤《庄子》:仲尼曰:“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⑥《魏志》:武帝纂兵书,曰《接要》。⑦《海赋》:“仿像其色。”《搜神记》: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纺,时从水中出,寄人家卖绡。⑧ 谢朓诗:“空濛如薄雾。”赵曰:言若无而空,若有而濛濛也。唐 赵冬曦诗:“渔艇散湾曲。”【邵注】“小而长曰艇。”⑨束皙《补亡诗》:“粲粲门子;如磨如错。” 潘岳《关中记》:其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之中都之南。⑩《诗》:“颠之倒之。”《通志》:紫阁、白阁、黄阁三峰,具在圭峰东。紫阁,旭日射之,烂然而紫。白阁阴森,积雪不融。黄阁不知所谓。三峰不甚远。(11)《西京赋》:“嵒峻崷崒。”郑曰:“崷崒,山峻貌。” 曹植《登台赋》:“齐日用之光辉。”(12)《风赋》:“乘陵高城,入于深宫。”《江赋》:“倏忽数百,千里俄顷。”

劳生愧严郑①,外物慕张邴②。世复轻骅骝③,吾甘杂■■④。知归俗所忌⑤,取适事莫并。身退岂待官⑥,老来苦便静⑦。况资菱芡足⑧,庶结茅茨迎⑨。从此具扁舟⑩,弥年逐清景(11)。

(此有栖身物外之思。“身退岂待官”,结上劳生六句。“老来苦便静”,起下菱芡四句。杜诗每段各有关键如此。末句清景,包括上段所云。此章两段,各十二句,上段萧疏,下段沉郁。)

①《庄子》:“大块劳我以生。” 嵇康《幽愤》诗:“仰慕严郑,乐道闲居。”《汉书》: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三辅决录》:子真,名朴;君平,名遵。②《庄子》:“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傅亮诗:“张邴结晨轨。”【邵注】张、邴,俱汉人。 张仲蔚,所居蓬蒿没人。邴曼容,免官养志自修。③骅骝不遇知己,甘与蛙■杂居。蛙■,即水迁所闻者。骅骝,良马,周穆王八骏之一。《传》云:骅骝、騄耳,日驰三万。④《周礼》:蝈氏,掌去蛙邑。《国语》:蛙邑之与同渚。《说文》:■,即蛙。邑,大于■者,即青蛙也。⑤任昉《为王俭集序》:“穷崖而返,盈量知归。”《史·秦纪》:秦俗多忌。⑥《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⑦便静二字,本谢诗,而反用之。谢以便静为安闲,此以便静为阒寂,故觉其苦,而欲行乐陂间也。⑧《周礼》:“加笾之实,菱芡栗脯。”《说文》:“菱,楚谓之芰,秦谓之薢茩。”《武陵记》:三角四角曰芰、两角曰菱。芡,鸡头也。《方言》:“雨楚谓之鸡头。”⑨《罗含别传》:廨宇喧扰,乃立茅茨之室。⑩ 朱超道诗:“扁舟已入浪。”(11) 蔡邕《王子乔碑》:“历载弥年,莫之能纪。”曹植诗;“明月澄清景。”朱鹤龄曰:此诗俱本谢康乐。“怀新目似击”,即谢诗“怀新道转回”也。“乘陵惜俄顷”,即谢诗“恒克俄顷用”也。“外物慕张邴”,即谢诗“外物徒龙蠖”,又诗“偶与张邴合,久欲还东山”也。“知归俗可忽”,即谢诗“适已物可忽”也。“取适事莫并”,即谢《山居赋》“随时取适”,又诗“万事难并欢”也。”身退岂待官”,即谢诗“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也。“老来苦便静”,即谢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也。公云“熟精《文选》理”,真不诬耳。
-----------仇兆鳌《杜诗详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