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赠李十五丈别(李秘书文嶷)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赠李十五丈别(李秘书文嶷)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xiá rén niǎo shòu shì céng diān
xià lín jiāng zhōng yǒu wàn chuán
duō bìng fēn báo shǎo liú gǎi suì nián
jué shuí wèi huái 怀 kāi yán míng xián
lòu tiǎn qīn děng gǎn jiān
rén shēng xiāng jīn mèi lián
liǎng qiǎn sān gòng yán
yáng lùn zhǎn cùn xīn zhuàng guò fēi quán
xuán chéng měi jià cún shān jiù chuán
wén chǐ cháng shòu zhòng lián
qiě wéi xīn xíng gài bèi shēng shì qiān
běi huí bái zhào nán qián yáng tiān
qiān gōng zhì fāng jiǒng chū zhū hóu xiān
fēng nèi tài shí wēi xiāo rán
qīng gāo jīn jīng zhèng zhí zhū xián
zài yáo yuè jīn zhī huáng yǐng chuān
mài hèn tóng suǒ yóu xuān
shān shēn shuǐ zēng jiě qiū xuán
yóu suī yún jiǔ zhǔ yào yuè zài yuán
chén fēng zhǔ tíng zuì cāo yún qiáo piān
zhàng guì zhī huān niàn guī xuán
  • 古诗简介
  • 翻译
  【鹤注】李十五丈,即文凝秘书也。前寄李秘书诗云“衣冠八尺身”,又云“玄成负文彩”,此诗云“不闻八尺躯”,又云“玄成美价存”,故知为文凝也。前诗在大历元年夏作,此乃其秋作也。

  峡人鸟兽居①,其室附层巅②。下临不测江③,中有万里船。多病纷倚薄④,少留改岁年。绝域谁慰怀,开颜喜名贤⑤。

  (此叙在夔景事。《杜臆》:前寄李诗云:“猿鸟千崖窄,江湖万里开。”上四乃其注疏也。见万里船,则恩出峡。名贤慰怀,喜对李丈也。)

  ①《魏都赋》:“蛮陬夷落,度道而通者,鸟鲁之氓。”【吴注】鸟兽居,即巢居穴处。②谢灵运诗:“筑观基层巅。”③汉武都太守李翕《西峡颂》:“下有不测之谿。”④谢灵运诗:“拙疾相倚薄。”倚薄,犹言交迫。⑤又:“开颜披心胸。”荀悦《汉纪序》:“殊德名贤。”

  孤陋忝末亲①,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②,相与襟袂连③。一日两遣仆,三日一共筵。扬论展寸心④,壮笔过飞泉⑤。玄成美价存,子山旧业传⑥。不闻八尺躯⑦,常受众目怜。

  (此述李丈交谊,并其才品。李与公,必同辈亲戚,故云末亲、比肩。遣仆、共筵,李待公厚也。展寸心,其议爽快。过飞泉,其诗敏捷。玄成、子山皆父子显达,以比李之家世通贵。)

  ①《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②蔡邕《陈留太守碑》:“意气精朗。”③潘岳赋:“蹑踵侧肩,掎裳连袂。”④鲍照赋:“抚寸心而未改。”⑤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⑥《周书》:庾信,字子山。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掌管记室。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既有盛才,文并绮丽,故世号为徐庾体焉。⑦陈寿《诸葛亮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且为辛苦行,盖被生事牵。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阳天①。汧公制方隅②,..迥出诸侯先。封内如太古③,时危独萧然。清高金掌露④,正直朱丝弦⑤。昔在尧四岳⑥,今之黄颍川。

  (此述李行之故,兼美汧公。封内,言其治化。金露,比其清操。朱弦,比其直节。【朱注】《旧书》:勉坦率淡素,好古尚奇,清廉简易,为宗臣之表。清高数语,乃其实录。)

  ①《一统志》:重庆府彭水县,自三国至唐,皆名黔阳县。【旧注】汧公,李勉也,宗室郑惠王孙。【鹤注】《旧史》大历七年,勉拜工部尚书及滑毫节度,不言封汧国。《新史》谓自岭南节度召归,进工部尚书,封汧国公。勉以大历四年入岭南,归在五年公殁之后,今此诗已云汧公,盖《新史》误也。【黄生注】时李勉为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观察使,李往访之,由蜀入黔,为自北而南也。②《卢思道集》:“外静方隅,内康庶绩。”③《管子》:四封之内。④金茎露,见二卷。⑤《后汉·党锢传》:“直如弦,死道边。”⑥洙曰:四岳,分掌四方之诸侯。汉黄霸为颍川太守,有治状。

  于迈恨不同①,所思无由宣。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悬。客游虽云久,主要月再圆。晨集风渚亭,醉操云峤篇②。丈夫贵知己,欢罢念归旋。

  (此送别李丈,而望其再晤也。不同,不得同行。所思,指汧公言。上言三日共筵,李丈盖尝设榻以待公,今则解榻而悬诸秋露之傍矣。客游久,言李丈行踪。月再圆,订别后重逢。【朱注】李往汧公,必有留连诗酒之兴,然为欢易尽,不可久游而忘返也。此章,八句起,十句结,中二段各十二句。)

  ①《诗》:“从公于迈。”②王融诗:“结赏自云峤,移燕乃方壶。”此游仙诗也。黄生曰:此诗北回、南入二句,杜田谓李丈访勉于梁州,是也。黄鹤谓由黔南以人豫章,故下有“解榻秋露悬”句,是就用陈蕃事,其固已甚。夫由蜀入豫章,一水之便,反迂道以入黔阳,何为者耶?如“解榻再见今”,前以之赠杨监矣,岂必泥子江西乎?《钱笺》偏信鹤说,反以杜田为误,彼盖依据史文耳。史载勉为梁州都督,在肃宗初年,及宝应元年,党项、奴剌寇梁州,勉弃郡走,后历河南尹,徙江西观察使。大历二年来朝,拜京兆尹。钱氏误认访勉在江西,故于北回、南入,程途不合。且此诗已称汧公,而《新书》记封爵在大历十年,钱氏既知其谬矣。则本传所载前后历官之岁,又安可尽信乎?据诗言“南入黔阳天”,知大历初年勉尚在梁州也。如此类,正当援诗以正史,不当据史以释诗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鹤注】李十五丈,即文凝秘书也。前寄李秘书诗云“衣冠八尺身”,又云“玄成负文彩”,此诗云“不闻八尺躯”,又云“玄成美价存”,故知为文凝也。前诗在大历元年夏作,此乃其秋作也。

峡人鸟兽居①,其室附层巅②。下临不测江③,中有万里船。多病纷倚薄④,少留改岁年。绝域谁慰怀,开颜喜名贤⑤。

(此叙在夔景事。《杜臆》:前寄李诗云:“猿鸟千崖窄,江湖万里开。”上四乃其注疏也。见万里船,则恩出峡。名贤慰怀,喜对李丈也。)

①《魏都赋》:“蛮陬夷落,度道而通者,鸟鲁之氓。”【吴注】鸟兽居,即巢居穴处。② 谢灵运诗:“筑观基层巅。”③汉武都 太守李翕《西峡颂》:“下有不测之谿。”④谢灵运诗:“拙疾相倚薄。”倚薄,犹言交迫。⑤又:“开颜披心胸。”荀悦《汉纪序》:“殊德名贤。”

孤陋忝末亲①,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②,相与襟袂连③。一日两遣仆,三日一共筵。扬论展寸心④,壮笔过飞泉⑤。玄成美价存,子山旧业传⑥。不闻八尺躯⑦,常受众目怜。

(此述李丈交谊,并其才品。 李与公,必同辈亲戚,故云末亲、比肩。遣仆、共筵,李待公厚也。展寸心,其议爽快。过飞泉,其诗敏捷。玄成、子山皆父子显达,以比李之家世通贵。)

①《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② 蔡邕《陈留太守碑》:“意气精朗。”③ 潘岳赋:“蹑踵侧肩,掎裳连袂。”④ 鲍照赋:“抚寸心而未改。”⑤ 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⑥《周书》: 庾信,字子山。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掌管记室。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既有盛才,文并绮丽,故世号为 徐庾体焉。⑦陈寿《诸葛亮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且为辛苦行,盖被生事牵。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阳天①。汧公制方隅②,..迥出诸侯先。封内如太古③,时危独萧然。清高金掌露④,正直朱丝弦⑤。昔在尧四岳⑥,今之 黄颍川。

(此述李行之故,兼美汧公。封内,言其治化。金露,比其清操。朱弦,比其直节。【朱注】《旧书》:勉坦率淡素,好古尚奇,清廉简易,为 宗臣之表。清高数语,乃其实录。)

①《一统志》:重庆府彭水县,自三国至唐,皆名黔阳县。【旧注】汧公,李勉也,宗室郑惠王孙。【鹤注】《旧史》大历七年,勉拜工部尚书及滑毫节度,不言封汧国。《新史》谓自岭南节度召归,进工部尚书,封汧国公。勉以大历四年入岭南,归在五年公殁之后,今此诗已云汧公,盖《新史》误也。【黄生注】时李勉为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观察使,李往访之,由蜀入黔,为自北而南也。②《 卢思道集》:“外静方隅,内康庶绩。”③《管子》:四封之内。④金茎露,见二卷。⑤《后汉·党锢传》:“直如弦,死道边。”⑥洙曰:四岳,分掌四方之诸侯。汉黄霸为颍川太守,有治状。

于迈恨不同①,所思无由宣。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悬。客游虽云久,主要月再圆。晨集风渚亭,醉操云峤篇②。丈夫贵知己,欢罢念归旋。

(此送别李丈,而望其再晤也。不同,不得同行。所思,指汧公言。上言三日共筵,李丈盖尝设榻以待公,今则解榻而悬诸秋露之傍矣。客游久,言李丈行踪。月再圆,订别后重逢。【朱注】李往汧公,必有留连诗酒之兴,然为欢易尽,不可久游而忘返也。此章,八句起,十句结,中二段各十二句。)

①《诗》:“从公于迈。”② 王融诗:“结赏自云峤,移燕乃方壶。”此游仙诗也。黄生曰:此诗北回、南入二句,杜田谓李丈访勉于梁州,是也。黄鹤谓由黔南以人豫章,故下有“解榻秋露悬”句,是就用陈蕃事,其固已甚。夫由蜀入豫章,一水之便,反迂道以入黔阳,何为者耶?如“解榻再见今”,前以之赠杨监矣,岂必泥子江西乎?《钱笺》偏信鹤说,反以杜 田为误,彼盖依据史文耳。史载勉为梁州都督,在肃宗初年,及宝应元年,党项、奴剌寇梁州,勉弃郡走,后历河南尹,徙江西观察使。大历二年来朝,拜京兆尹。钱氏误认访勉在江西,故于北回、南入,程途不合。且此诗已称汧公,而《新书》记封爵在大历十年,钱氏既知其谬矣。则本传所载前后历官之岁,又安可尽信乎?据诗言“南入黔阳天”,知大历初年勉尚在梁州也。如此类,正当援诗以正史,不当据史以释诗矣。
-----------仇兆鳌《杜诗详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