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客夜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客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shuì céng zhuó qiū tiān kěn míng
juǎn lián cán yuè yǐng gāo zhěn yuǎn jiāng shēng
zhuō shí qióng zhàng yǒu shēng
lǎo shū shǔ zhǐ yīng wèi guī qíng
  • 古诗简介
  • 诗词译文
  • 诗词注解
  • 写作背景
  【鹤注】宝应元年秋,自绵至梓,时家在成都。秋晚,方迎家再至梓。因秋夜而赋此。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①,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②。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③。老妻书数纸④,应悉未归情。

  (此秋夜有感而作也。上四,客夜之景。下四,客夜之情。《杜臆》:何曾不肯四字,愁怀毕露,所谓愁人知夜长也。五六,正写作客未归之故。【赵汸注】惟夜久,见月残。惟夜静,闻江远。【洪仲注】高枕对入帘,谓江声高于枕上,此以实字作活字用。今按夔州诗:“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寒字亦同此例。衣食仗友生,旧谓依东蜀高适者,非。严武入朝后,适移镇西川,公已携家入梓矣。在梓州时,最善章彝,仗友或指此耶。)

  ①庾信《小园赋》:“异秋天而可悲。”陶潜诗:“晨鸡不肯鸣。”②吴曾《漫录》:张说《深渡驿》诗:“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此用其意。何逊诗:“帘中看月影。”杜审言诗:“江声连骤雨。”③《诗》:“不求友生。”④沈佺期诗:“裁缝忆老妻。”书,乃寄妻之书。葛常之《韵语阳秋》曰:少陵《客夜》诗:“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又《泛江》诗:“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不肯二字,含蓄甚佳。与渊明所云“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逼”同意。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客居他乡何曾得以入睡?漫长的秋夜啊天总是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映入门帘的是残月的光影,高翻枕畔的是远江的涛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生计笨拙弄得衣食皆无,处境艰难的我只得依赖友朋。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给老伴儿写了几纸书信,应该让她知道我未归的苦情。

著:入睡。

明:天亮。

残月:将落之月。

高枕:高字此处作动词,指江声从高处而来。

计:谋生之计。

拙:拙劣。

途穷:旅途困窘。

仗友生:靠朋友。

悉:知悉。

未归情:迟迟未归的苦衷。

  这是杜甫于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秋,流落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时所作。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梓州。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