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李端 胡腾儿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李端

李端   lǐ duān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324首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本    名

    李端

  • 字    号

    字正已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赵州(今河北赵县)

  • 出生时间

    743年

  • 去世时间

    782年

  • 主要作品

    《闺情》《听筝》《拜新月》《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横吹曲辞·关山月》等

胡腾儿

朝代:唐代 作者:李端 复制全文
téng shēn shì liáng zhōu ér zhuī
tóng qīng shān qián hòu juàn táo zhǎng dài biān chuí
zhàng qián guì zuò běn yīn shí jīn jiǎo xiù wéi jūn
ān 西 jiù shōu lèi kàn luò xià rén chāo
yáng méi dòng huā zhān hóng hàn jiāo liú zhū mào piān
zuì què dōng qīng yòu 西 dǎo shuāng xuē róu ruò mǎn dēng qián
huán xíng jiē yīng jiē fǎn shǒu chā yāo què yuè
tóng zòu zhōng huà jiǎo chéng tóu
téng ér téng ér
xiāng duàn zhī zhī
  • 古诗简介
  • 诗词译文
  • 诗词注解
【注释】:

  “胡腾”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舞蹈。“胡腾儿(ní泥)”写的是西北少数民族一位善于歌舞的青年艺人。代宗时,河西、陇古一带二十余州被吐蕃占领,原来杂居该地区的许多胡人沦落异乡,以歌舞谋生。本诗通过歌舞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好感情,表现了广大人民对胡腾儿离失故土的深切同情,并寓以时代的感慨。

  第一段描述胡腾儿原籍凉州(今甘肃武威),是“肌肤如玉”的白种人,隆凖稍尖,鼻型很美;身着桐布舞衣,镶着的宽边如同前后卷起,以葡萄为图案的围腰,带子长长地垂到地面。这一段写得很朴实,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艺人的深切同情。例如,胡儿最喜丝绸彩绣,“桐布”、“葡萄”也并非多美,诗人何以特书一笔?这说明胡腾儿飘泊穷途,卖艺求生,又深恐破衣烂衫难以吸引看客;倾囊购置,也仅能置些民用布帛、自绣彩绘而已!

  第二段描写舞蹈开始前的场面:“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胡腾儿起舞之前,首先跪在帐前,向各位看客用“本音语”诉说家乡沦亡、同胞被杀的诸般苦情,然后“拈襟摆袖”,向诸位施礼,准备起舞。那曾在安西做过地方官的人强忍着眼泪观看,洛下词人也主动把自己写的歌词抄送给胡腾儿演唱。这段虽然仅写了“旧牧”含泪和诗人赠曲,但却使人想到一个很大的场面,看到不同人的思想和表情。艺人先以汉民族的习惯而跪,再以本民族的习惯施礼,其友好之情可知;诗人也不管艺人能否读懂并演出自己的创作,真情相赠;众人报之以热泪;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在这里不是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吗?

  以下至篇末为第三段,是写艺人的舞蹈和诗人的感慨。看客们的同情使得胡腾儿大受感动:“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上句写“起始”动作,“扬眉动目”,可知表情丰富,义情激奋。下句写飞旋动作,垂珠斜飞,“红汗交流”可知舞得十分卖力。“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进入另一种意境,上句既是写舞姿的妙曼,也是写他以舞蹈语言,痛陈离乡背井之苦。在舞蹈艺术中,“醉步”要求“形散神凝”,看似如醉如痴,飘忽不定,实则缓促应节,刚柔相生,是一种高难度的表演。下句写双腿飞旋,双靴闪动,恍如灯前闪烁出一层层柔弱的光圈。“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应节”二字,照应前后诸句。说他无论“环行”如轮,还是“急蹴”起跃,还是“反手叉腰如却月”的造型,都能丝毫不差地吻合着音乐的拍节;可知不论“踏花毡”的起步,还是“东倾又西倒”的醉步,还是“柔弱满灯前”的急旋,也无不与音乐的拍节相侔了。接着以点睛之笔兼写几个方面:“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说伴奏的“丝桐”(弦乐器)忽停,表示了舞蹈的结束;舞蹈结束,方听得“画角”呜呜,又见看客们因全神贯注于音乐舞蹈,其他音响均不得干入其耳,烘衬出了舞技的超绝,引人入胜;“画角”发于城头,又说明时局紧张,岂止边地沦陷,京畿亦有烽火相照。时代气氛如此,能不引起诗人深沉的感慨?“胡腾儿,胡腾儿,家乡路断知不知?”这里说的“家乡路断”,显然非指山川隔阻,而是指中原藩镇割据,唐王朝边事失利。这既表现了诗人对胡腾儿的深切同情,也暗含了对于中唐国事的叹惋。诗贵含蓄,收尾尤贵意在言外。如果说前面叙事端、写看客、状舞蹈,都能写得精炼而动人的话,那么这收尾四句却更富于余韵远响,具有耐人寻味的妙趣。卢纶盛赞李端:“校书才智雄,举世一娉婷。赌墅鬼神变,属词鸾凤惊。”中唐前期,诗歌暂处低潮,“大历十才子”多不擅长歌行,象这类诗歌,在当时也确实算得上“娉婷”一世的了。

  (傅经顺)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这个胡腾舞者本是凉州人,肌肤光滑如玉鼻子尖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桐布舞衣前后宽边如卷起,绣着葡萄纹的带子一侧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帐前下跪诉不尽乡音苦语,提起衣襟甩长袖将要起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安西旧官员强忍眼泪观看,洛阳词人把歌词抄写赠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起舞时眉目灵动脚踏花毡,红妆和者汗流珠帽已飞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醉舞东倒西倾步伐却不乱,双靴飞旋似光圈闪烁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环行跳跃步步应和着节拍,反手叉腰真好似一弯新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直到伴奏的音乐戛然而止,才听到城头画角呜呜如咽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跳胡腾舞的,跳胡腾舞的,你可知回乡的路已经断绝

胡腾: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舞蹈。

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

桐布:即桐华布,梧桐花细毛织成的布。

葡萄长带:是说长带上的葡萄图案。

音语:言语。

拾:一作“拈”。

搅:一作“摆”。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

牧:官名,州长。

洛下:指洛阳城。

与:赠与。

红汗:妇女的汗。

交流:交错着流下。

柔弱:指舞步轻柔。

应节:符合音乐节拍。

却月:半圆的月亮。

丝桐:指琴。

画角:古管乐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