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诗词 杜甫 黄河二首
古诗
古诗大全

生字速查 部首拼音查字

杜甫

杜甫   dù fǔ

唐代诗人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本    名

    杜甫

  • 别    称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字    号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

    唐代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时间

    先天元年(712年)

  • 去世时间

    大历五年(770年)冬

  • 主要作品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龟年》《恨别》《古柏行》等

  • 主要成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黄河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全文
huáng běi àn hǎi 西 jūn chuí míng zhōng tiān xià wén
tiě cháng míng zhī shù rén gāo dòng chéng qún
huáng 西 àn shì shǔ gōng jiā
yuàn zhòng shù dài jūn wáng hùn chē shū jīn
  • 古诗简介
  • 翻译
  鲍钦止曰:此为吐蕃入寇而作。旧注谓禄山河北事,非也。黄鹤依此编在广德二年。

  黄河北岸海西军①,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②。

  (此叹当时戍兵其众,不能制吐蕃之横行。铁马,指胡骑。)

  ①【朱注】河水经自于阗、疏勒而东,径金城允吾县北。郦道元云:王莽之西海也,莽纳西零之献以为西海郡,治此城。阚駰曰:县西有卑禾羌海,世谓之青海,唐时其城陷于吐蕃,故此云海西军。或引史宝应元年回纥可汗屯河北,雍王率僚属往见之以证此诗,不知回纥地直朔方,不得云海西军也。鲍钦止注指吐蕃入寇。仍以此说为正。②《晋中兴书》:冉闵杀石鉴及诸番,于时高鼻多须者无不滥死。李陵《报苏武书》:“吟啸成群,听之不觉泪下。”

  其二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①。

  (此叹蜀人迫于军饷,故愿太平以纾民困。指塞外之黄河,故云南岸是。唐运道之黄河在于中州。《杜诗博议》:唐运道俱仰黄河,独蜀僻在西南,河漕不通,西山三城粮运屡绝,故有供给无粟之叹。此亦为吐蕃入寇而作。)

  ①【赵注】弃金玉,言毋奢侈,如传言不宝金玉之义。

扬旗

原注:二年夏六月,成都尹严公置酒公堂,观骑士,试新旗帜。

  【鹤注】当是广德二年夏在幕府中作。吐著陷松、维、保三州,在去年十二月。《后汉·陈蕃传》:扬旗曜武。

  江风飒长夏①,府中有余清。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②。初筵阅军装③罗列照广庭④。庭空六马人⑤,駊駊扬旗旌⑥。

  (首叙严公会客观旗。异声,(,) 谓治军有名。)

  ①沈佺期诗:“坐看长夏晚。”②陶潜诗:“肃肃其风。”③《诗》:“宾之初筵。”④古诗:“罗列自成行。”何敬祖诗:“广庭发晖素。”⑤《书》:“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节度使何以有六马,前《冬狩行》云“使君五马一马骢”,亦是一证。按《毛诗》:“良马六之。”则大夫亦可言六马矣。《韩非子》:夫猎者托车舆之安,用六马之足。⑥《说文》:“駊駊,马摇头也。”《甘泉赋》:“崇丘陵之駊駊兮。”

  回回偃飞盖①,熠熠迸流星②。来冲风飙急,去擘山岳倾。材归俯身尽③,..妙取略地平④,虹蜺就掌握⑤,舒卷随人轻⑥。

  (此备写扬旗之状。吴论:其回转处如飞盖偃仰,其飘忽处如流星迸落,其乍来也如风驰之急,其倏倒也如山势之倾。言其奇妙则马上俯身,而旗尾略地;言其轻捷如虹蜺在握,而舒卷随人。)

  ①刘桢诗:“回回目昏乱。”曹植诗:“飞盖相追随。”②张华诗:“熠熠宵流。”《羽猎赋》:“曳彗星之飞旗。”石苞书:“旌旗流星。”③曹植诗:“俯身散马蹄。”④《汉书》:“无战而略地。”傅玄《西都赋》:“奏新声,理秘舞。飙回风,转流采。”《记》:“总干而山立。”⑤《羽猎赋》:“虹蜺为缳。”注:“缳,旗上系也。”掌握,见下章。⑥江总《陈宣帝哀策文》:“曳蛇旗之舒卷。”

  三州陷犬戎①,但见西岭青。公来练猛士②,欲夺天边城。此堂不易升③,..庸蜀日已宁④。吾徒且加餐⑤,休适蛮与荆⑥。

  (未望严公恢境安民。鹤曰:练士夺城谓欲攻吐善,是年九月.武果败之。“此堂不易升”,言任大责重也。庸蜀日宁,则克胜此任矣。此章三段,各八句。)

  ①柳芳《唐历》:广德元年,运粮绝,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周语》:“穆王将征犬戎。”②《大风歌》:“安得猛土兮守四方。”③相如《琴歌》:“何悟今夕兮升斯堂。”④《牧誓》:“及庸蜀羌夔。”《十道志》:夔州,古庸国。又《公孙述传》:王岑杀王莽庸部牧,以应宗成。注:王莽改益州为庸部。⑤古诗:“上言加餐饭。”⑥王粲《七哀》诗:“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

-----------仇兆鳌 《杜诗详注》-----------

鲍钦止曰:此为吐蕃入寇而作。旧注谓禄山河北事,非也。黄鹤依此编在广德二年。

黄河北岸海西军①,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②。

(此叹当时戍兵其众,不能制吐蕃之横行。铁马,指胡骑。)

①【朱注】河水经自于阗、疏勒而东,径金城允吾县北。郦道元云:王莽之西海也,莽纳西零之献以为西海郡,治此城。阚駰曰:县西有卑禾羌海,世谓之青海, 唐时其城陷于吐蕃,故此云海西军。或引史宝应元年回纥可汗屯河北,雍王率僚属往见之以证此诗,不知回纥地直朔方,不得云海西军也。鲍钦止注指吐蕃入寇。仍以此说为正。②《晋中兴书》:冉闵杀石鉴及诸番,于时高鼻多须者无不滥死。李陵《报 苏武书》:“吟啸成群,听之不觉泪下。”

其二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①。

(此叹蜀人迫于军饷,故愿太平以纾民困。指塞外之黄河,故云南岸是。唐运道之黄河在于中州。《杜诗博议》:唐运道俱仰黄河,独蜀僻在西南,河漕不通,西山三城粮运屡绝,故有供给无粟之叹。此亦为吐蕃入寇而作。)

①【赵注】弃金玉,言毋奢侈,如传言不宝金玉之义。
扬旗
原注:二年夏六月,成都尹严公置酒公堂,观骑士,试新旗帜。

【鹤注】当是广德二年夏在幕府中作。吐著陷松、维、保三州,在去年十二月。《后汉·陈蕃传》:扬旗曜武。

江风飒长夏①,府中有余清。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②。初筵阅军装③罗列照广庭④。庭空六马人⑤,駊駊扬旗旌⑥。

(首叙严公会客观旗。异声,(,)谓治军有名。)

① 沈佺期诗:“坐看长夏晚。”②陶潜诗:“肃肃其风。”③《诗》:“宾之初筵。”④古诗:“罗列自成行。” 何敬祖诗:“广庭发晖素。”⑤《书》:“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节度使何以有六马,前《冬狩行》云“使君五马一马骢”,亦是一证。按《毛诗》:“良马六之。”则大夫亦可言六马矣。《韩非子》:夫猎者托车舆之安,用六马之足。⑥《说文》:“駊駊,马摇头也。”《甘泉赋》:“崇丘陵之駊駊兮。”

回回偃飞盖①,熠熠迸流星②。来冲风飙急,去擘山岳倾。材归俯身尽③,..妙取略地平④,虹蜺就掌握⑤,舒卷随人轻⑥。

(此备写扬旗之状。吴论:其回转处如飞盖偃仰,其飘忽处如流星迸落,其乍来也如风驰之急,其倏倒也如山势之倾。言其奇妙则马上俯身,而旗尾略地;言其轻捷如虹蜺在握,而舒卷随人。)

① 刘桢诗:“回回目昏乱。” 曹植诗:“飞盖相追随。”② 张华诗:“熠熠宵流。”《羽猎赋》:“曳彗星之飞旗。”石苞书:“旌旗流星。”③曹植诗:“俯身散马蹄。”④《汉书》:“无战而略地。” 傅玄《西都赋》:“奏新声,理秘舞。飙回风,转流采。”《记》:“总干而山立。”⑤《羽猎赋》:“虹蜺为缳。”注:“缳,旗上系也。”掌握,见下章。⑥ 江总《陈宣帝哀策文》:“曳蛇旗之舒卷。”

三州陷犬戎①,但见西岭青。公来练猛士②,欲夺天边城。此堂不易升③,..庸蜀日已宁④。吾徒且加餐⑤,休适蛮与荆⑥。

(未望严公恢境安民。鹤曰:练士夺城谓欲攻吐善,是年九月.武果败之。“此堂不易升”,言任大责重也。庸蜀日宁,则克胜此任矣。此章三段,各八句。)

①柳芳《唐历》:广德元年,运粮绝,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周语》:“穆王将征犬戎。”②《大风歌》:“安得猛土兮守四方。”③相如《琴歌》:“何悟今夕兮升斯堂。”④《牧誓》:“及庸蜀羌夔。”《十道志》:夔州,古庸国。又《公孙述传》:王岑杀王莽庸部牧,以应宗成。注:王莽改益州为庸部。⑤古诗:“上言加餐饭。”⑥ 王粲《七哀》诗:“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
-----------仇兆鳌《杜诗详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