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柳湖

下一个:蠡湖

鼎湖

【拼音】: dǐng hú
【注音】: ㄉ一ㄥˇㄏㄨˊ
【结构】: 鼎(半包围结构)湖(左右结构)
【简体】: 鼎湖
【繁体】: 鼎湖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1.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2.借指帝王。3.指帝王崩逝。4.宫名。鼎湖[dǐnghú]⒈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⒉借指帝王。⒊指帝王崩逝。⒋宫名。
基础解释
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借指帝王。指帝王崩逝。宫名。
引证解释
⒈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引唐顾况《相和歌辞·短歌行》:“轩辕皇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明夏完淳《北风行》:“鼎湖不见飞苍龙,阿阁何时栖赤凤。”⒉借指帝王。引《陈书·沉炯传》:“臣闻乔山虽掩,鼎湖之灵可祠。”清吴伟业《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⒊指帝王崩逝。引《周书·静帝纪》:“先皇晏驾,万国深鼎湖之痛,四海穷遏密之悲。”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盼望,兵燹难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剑无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贺当阳。”柳亚子《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历皇帝殉国纪念节也前十数日有滇中之捷感而赋此》诗:“赤县重开新日月,鼎湖遗恨旧风雷。”⒋宫名。引《文选·扬雄<羽猎赋>》:“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鼎湖。”李善注引晋灼曰:“鼎湖宫,《黄图》以为在蓝田。”《汉书·扬雄传》作“鼎胡”。《三辅黄图·甘泉宫》:“鼎湖宫,在湖城县界……汉武帝於此建宫。”
网络解释
鼎湖(汉语词汇)鼎湖,地名。即位于今河南灵宝。《史记·封禅书》云:“公孙卿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这就是说,轩辕黄帝仙逝升天于鼎湖。而鼎湖在今之蓝田县,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在这里修建鼎湖宫。
综合释义
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唐顾况《相和歌辞·短歌行》:“轩辕皇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明夏完淳《北风行》:“鼎湖不见飞苍龙,阿阁何时栖赤凤。”借指帝王。《陈书·沉炯传》:“臣闻乔山虽掩,鼎湖之灵可祠。”清吴伟业《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指帝王崩逝。《周书·静帝纪》:“先皇晏驾,万国深鼎湖之痛,四海穷遏密之悲。”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盼望,兵燹难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剑无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贺当阳。”柳亚子《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历皇帝殉国纪念节也前十数日有滇中之捷感而赋此》诗:“赤县重开新日月,鼎湖遗恨旧风雷。”宫名。《文选·扬雄<羽猎赋>》:“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鼎湖。”李善注引晋灼曰:“鼎湖宫,《黄图》以为在蓝田。”《汉书·扬雄传》作“鼎胡”。《三辅黄图·甘泉宫》:“鼎湖宫,在湖城县界……汉武帝於此建宫。”鼎湖[dǐnghú]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黄帝于此处乘着龙飞上天空。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后比喻帝王的崩逝。《魏书.卷六五.李平传》:「奄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元.虞集〈挽文山丞相〉诗:「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网友释义
鼎湖,地名。即今蓝田县焦岱镇。《史记·封禅书》云:“公孙卿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这就是说,轩辕黄帝仙逝升天于鼎湖。而鼎湖在今之蓝田县,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在这里修建鼎湖宫。[1]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位于小秦岭之北、荆山脚下,现河南灵宝阳平镇所在地。据考远古时期,这里是一处湖泊,因黄帝在此汲水铸鼎而名曰鼎湖。
汉语大词典
(1).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唐顾况《相和歌辞·短歌行》:“轩辕皇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明夏完淳《北风行》:“鼎湖不见飞苍龙,阿阁何时栖赤凤。”(2).借指帝王。《陈书·沈炯传》:“臣闻乔山虽掩,鼎湖之灵可祠。”清吴伟业《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3).指帝王崩逝。《周书·静帝纪》:“先皇晏驾,万国深鼎湖之痛,四海穷遏密之悲。”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盼望,兵燹难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剑无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贺当阳。”柳亚子《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历皇帝殉国纪念节也前十数日有滇中之捷感而赋此》诗:“赤县重开新日月,鼎湖遗恨旧风雷。”(4).宫名。《文选·扬雄〈羽猎赋〉》:“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鼎湖。”李善注引晋灼曰:“鼎湖宫,《黄图》以为在蓝田。”《汉书·扬雄传》作“鼎胡”。《三辅黄图·甘泉宫》:“鼎湖宫,在湖城县界……汉武帝于此建宫。”
国语辞典
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黄帝于此处乘著龙飞上天空。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后比喻帝王的崩逝。鼎湖[dǐnghú]⒈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黄帝于此处乘著龙飞上天空。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后比喻帝王的崩逝。引《魏书·卷六五·李平传》:「奄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元·虞集〈挽文山丞相〉诗:「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英语DinghudistrictofZhaoqingcity肇慶市|肇庆市[Zhao4qing4shi4],Guangdong
辞典修订版
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黄帝于此处乘着龙飞上天空。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后比喻帝王的崩逝。《魏书.卷六五.李平传》:「奄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元.虞集〈挽文山丞相〉诗:「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鼎湖

降水形式多种多样,气旋雨、对流雨、台风雨及地形雨样样俱全,因此鼎湖山的水源不会出现枯竭的问题。

宝鼎园鼎湖山宝鼎园是鼎湖山近年开发的一个新亮点。

通过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锥栗种子特征的分析及进行种子取食实验,研究探讨了锥栗种子特征对动物取食格局的影响。

在夏日的黄昏,闲步在鼎湖山上,偶尔会听到鼎湖山上镈钟亭里悠扬的钟声,一声又一声,敲击在心的深处。

南方中医药大学所在的南湘市地处桂林与南宁之间,虽然比不得桂林山水,但是也自有一番景致,尤其是鼎湖十景,更是闻名中外。

鼎湖山因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而蕴藏着丰富的泉水,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流泉飞瀑。

“继大明太祖而兴,玉步未更,佞冠岂能干正统;与五色国旗俱尽,鼎湖一去,谯周从此是元勋”,下署“中华民国遗民章炳麟哀挽”。

???????年谱记载,四月五日“午夜迅雷震电,飚风疾雨,如山颓、如野哭,虽鼎湖箕尾、天道难知,顾羹牆禋祀,人顾允同也”。

佛教圣地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

活动名称鼎湖山第二届国际森林旅游登山节。

更多 >>

字义分解

dǐng

(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

(2)(副)正当、正在:~盛。

(1)(名)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2)(名)指湖州:~笔|~绉。

(3)(名)指湖南、湖北:~广。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