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俚率

下一个:俚曲

俚人

【拼音】: lǐ rén
【注音】: ㄌ一ˇㄖㄣˊ
【结构】: 俚(左右结构)人(独体结构)
【简体】: 俚人
【繁体】: 俚人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1.粗俗之人。2.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俚人[lǐrén]⒈粗俗之人。⒉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
基础解释
粗俗之人。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
引证解释
⒈粗俗之人。引《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文学夫子降席而称曰:‘俚人不识,寡见尠闻。’”李善注:“刘德《汉书》注曰:‘俚,鄙也。’”宋苏辙《和子瞻煎茶》诗:“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薑夸满口。”⒉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引《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九真徼外蛮里张游”唐李贤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南史·萧劢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勱征讨所获生口寳物,军赏之外,悉送还臺。”
网络解释
俚人俚人,是隋唐后北方人对岭南一带土著人的称谓。秦汉文献称'越人'(粤人),隋唐文献改称'俚人'。“后再经朝代更迭、中原人南迁以及文化融合,俚人逐渐演化成为今汉民族。文化上,俚人先民传承了中原文化融入本土海洋文化,融汇成了独树一格的岭南文化。
综合释义
粗俗之人。《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文学夫子降席而称曰:‘俚人不识,寡见尠闻。’”李善注:“刘德《汉书》注曰:‘俚,鄙也。’”宋苏辙《和子瞻煎茶》诗:“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薑夸满口。”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九真徼外蛮里张游”唐李贤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南史·萧劢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勱征讨所获生口寳物,军赏之外,悉送还臺。”俚人[lǐrén]粗俗的人。《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尠闻。」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
汉语大词典
(1).粗俗之人。《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文学夫子降席而称曰:‘俚人不识,寡见鲜闻。’”李善注:“刘德《汉书》注曰:‘俚,鄙也。’”宋苏辙《和子瞻煎茶》诗:“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2).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九真徼外蛮里张游”唐李贤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南史·萧劢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
国语辞典
粗俗的人。俚人[lǐrén]⒈粗俗的人。引《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尠闻。」⒉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引《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
辞典修订版
粗俗的人。《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尠闻。」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
其他解释
1.鄙俗之人也。王褒〈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甚闻。」善注:「刘德《汉书》注曰:『俚鄙也。』。」
俚人

为了打破僵局,获得少数民族的信任,时任高凉太守的冯宝在父亲冯融力促之下,与冼氏俚人首领之女联婚。

更多 >>

字义分解

(名)俚俗:~语|~歌。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