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你好!欢迎来到学习娃,一起开启学习通关之路。
广告位
学习娃查询工具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词语知识

上一个:发指

下一个:发色

发肤

【拼音】: fà fū
【注音】: ㄈㄚㄈㄨ
【结构】: 发(独体结构)肤(左右结构)
【繁体】: 髮膚
  • 解释explain
  • 词语造句
词语解释
1.头发与皮肤。2.借指身体。发肤[fāfū]⒈头发与皮肤。⒉借指身体。
基础解释
头发与皮肤。借指身体。
引证解释
⒈头发与皮肤。引《孝经·开宗明义》:“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晋葛洪《抱朴子·安贫》:“忘髮肤之明戒,寻乾没於难冀。”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生员是读过圣贤书的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⒉借指身体。引《国语·齐语》:“霑体涂足,暴其髮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於田野。”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惟髮肤是父母所生。”明刘基《短歌行》:“髮肤剥削稜骨生,鲜芳菸邑成枯茎。”章炳麟《訄书·通谶》:“人偶万物,而视以己之髮肤,髮肤有触,夫谁不感觉?”
网络解释
发肤发肤,拼音是fāfū,出自《孝经·开宗明义》,解释为头发与皮肤。
综合释义
头发与皮肤。《孝经·开宗明义》:“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晋葛洪《抱朴子·安贫》:“忘髮肤之明戒,寻乾没於难冀。”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生员是读过圣贤书的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借指身体。《国语·齐语》:“霑体涂足,暴其髮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於田野。”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惟髮肤是父母所生。”明刘基《短歌行》:“髮肤剥削稜骨生,鲜芳菸邑成枯茎。”章炳麟《訄书·通谶》:“人偶万物,而视以己之髮肤,髮肤有触,夫谁不感觉?”发肤[fàfū]
网友释义
发肤,拼音是fāfū,出自《孝经·开宗明义》,解释为头发与皮肤。
汉语大词典
(1).头发与皮肤。《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晋葛洪《抱朴子·安贫》:“忘发肤之明戒,寻乾没于难冀。”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生员是读过圣贤书的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2).借指身体。《国语·齐语》:“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惟发肤是父母所生。”明刘基《短歌行》:“发肤剥削棱骨生,鲜芳烟邑成枯茎。”章炳麟《訄书·通谶》:“人偶万物,而视以己之发肤,发肤有触,夫谁不感觉?”
发肤

这短寸是几天前刚刚理的,挨着头皮也就几毫米的光景,古人可是不理发的,讲究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毁之则视为大不孝。

其中一位高大男子最引人注目,此人昂藏八尺,体格魁梧,双目神光内敛,浓眉竖发,肤色深褐,肌肉脉络蛰起凸出,气魄硬朗粗豪。

不要寄望来自他人的赞美,不需要活在世人的喝彩声里。他人赞不赞美只是他们的事。我们只是努力从自身具备的品质、个性、能力、思想里,寻找对自己生命的赞美,寻找快乐的源泉。我们只是存在于自己的发肤中,并不是存在于别人的看法里。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辫子可剪不得,祖上传下来的东西。

气温几乎接近了一年中最高的时候,闷热的天气让人恨不得遮盖身体发肤的布料是越少越好,一款清凉的小吊带这时候出场是最佳时机了。

孔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啊!还不快放下你手中的屠刀,你这是在谢罪吗?你这是诋毁你父亲我,教出了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逆子……

佛教剃发为僧,是为斩断红尘,而道教留发蓄发则是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可轻易斩断。

乌黑的头发中掺杂着几根白发,肤色稍有点黑,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那就是我的父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孝道始,此后才有立身行道扬名后世。

更多 >>

字义分解

[ fā ]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 fà ]

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名)皮肤:切~之痛。

趣味知识

  •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2、登录指定网页后输入信息。3、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4、选择批次填报志愿。5、检查核对。6、保存志愿信息后退出。

  •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1、考生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阅读承诺书并确认。3、进入填报页面。4、点击要填写的批次,进入志愿填写页面。5、如果考生在填报过程中需要修改志愿者信息,可以在指定时间内进行自愿修改。6、考生自愿验证正确后,安全退出系统。7、各阶段自愿填写完成后,系统将关闭3小时。

Top